玻璃鋼除臭廢氣設備:
生物除臭技術
生物除臭技術是借鑒生物污水處理技術的原理,利用微生物將臭味中的污染物生物氧化、降解為無害或低害物質的過程。使收集到的廢氣在適宜的條件下通過生長有微生物的填料,氣味物質先被填料吸收,生物體通過自身的生化反應,完成對混合氣體中惡臭組分的吸收,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和維持生物體新陳代謝。
同時生物法對于后期的運行管理要求較高,表現如下:
a.定期檢測生物過濾和生物濾池的滲出液或循環泵循環液的pH值。
b.定期檢查填料塔的情況,及時補充填料。
c.要定期根據氣體的溫濕度、填料持水性能和處理效果改變噴淋量和循環量,無法自動調節。
一切刺激嗅覺器官引起人們不愉快及有損生活環境的氣味統稱為惡臭,具有惡臭氣味的物質被稱為惡臭污染物。惡臭是大氣污染的一種形式,但山于它的特殊性,很多國家將它作為單列公害對待。惡臭已成為當今世界七種典型公害(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土壤污染、噪聲污染、振動、地面下沉、惡臭)中的一種。
惡臭的來源
從惡臭物質的生成過程來看,一種是屬于天然形成的動植物在環境中自然腐敗分解或在加工過程中產生、釋放的氣體。養殖場、肉食加工廠、生活下水處理廠、生活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各類食品加工廠及火葬場等屬于這類惡臭污染源。在這類污染源中動植物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在厭氧菌和好氧菌的作用下分解出各種不氧化惡臭氣體。
另一種為工業型惡臭污染源排放的氣體,主要是指各種天然材料或工業合成的產品在加工、生產或貯存、運輸過程的跑冒滴漏、正常的排放或意外突發性事故造成大量惡臭的排放。
惡臭的危害
惡臭通過嗅覺系統影響人體健康。嗅覺是由物體分散于空氣中的微粒作用于鼻腔上部感覺細胞產生興奮,再傳入大腦皮質而產生的。嗅覺是整個嗅分析器統一活動的結果,另外,嗅覺同其他感覺也有一定的聯系,特別同味覺經常相連。因此,惡臭污染除了對嗅覺產生影響引起心理厭惡等不愉快的感覺外,還會引起身體上的不適,常見的癥狀有頭痛、食欲不振、嗅覺失調、失眠甚至情緒不穩定。
玻璃鋼除臭廢氣設備:
光化學(光氧化)除臭技術
光化學技術是光輻射直接活化臭氣分子發生分解的直接反應與光輻射活化其他氣體分子再分解臭氣分子的間接反應相結合的一種高級氧化技術,可以利用光輻照下分解產生的活潑的次生氧化劑來氧化有害物質。
設備運行穩定:設備內部無高溫高壓等特殊部件,運行安全穩定,開啟后無需特別的保養管理。
設備的維護工作量小:光/氧反應過程受外部環境影響甚小,除臭效果可以較持續穩定,管路維護工作簡單。設備運行費用低。發射管采用頂級品質的進口光源:可穩定、高效的輸出反應所需的短波光子能量,使用壽命長。
生物除臭法
生物法的實質是利用有孔的、潮濕的介質上聚集的活性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將臭氣中的有害物質轉變為簡單的無機物或組成自身細胞。一般認為生物法凈化臭氣需經歷三個步驟:①臭氣成分首先同水接觸并溶于水中(即由氣相擴散進入液相);②溶解于液相中的惡臭成分在濃度差的推動下,進一步擴散至長在介質周圍的生物膜,進而被其中的微生物捕捉并吸收;③進入微生物體內的臭氣成分在其自身的代謝過程中作為能源和營養物質被分解,經生物化學反應最終轉化為無害的化合物。
異臭味產生原因主要有:1)待處理的滲瀝液中含有易揮發的異臭味的化合物,經過設備的攪動,翻轉等機械運動,使得這些化合物揮發出來,產生異臭味。2)生化污泥在脫水及輸送過程中產生異臭味。主要異味包括:硫化氫、有機氨和少量的硫醇、硫醚等。
常規除臭方法
常用的惡臭污染控制技術有吸收、活性炭吸附、焚燒等。
吸收法
吸收法是用水或溶劑將廢氣中的污染物質吸收下來的方法。如廢氣組分水溶性好,則可以以水為吸收劑;若廢氣組分難溶于水,則須使用化學試劑,例如硫化氫、有機硫氣體、有機酸等,可考慮堿性吸收劑;而對于氨及胺類氣體,可以考慮使用酸性吸收劑為佳。不適用于污染物組分復雜的廢氣處理。
吸附法
吸附法主要是利用吸附劑會對氣體產生吸附特性來去除廢氣,一般吸附分為物理吸附(活性炭、沸石等)與化學吸附(離子交換、氫氧化鐵、氧化鋅等)。影響吸附效率的因素包括:吸附劑有效表面積、吸附物質的濃度、化學組成、溫度、吸附劑與吸附質的物理性質、接觸時間與活性等。活性炭對多種惡臭氣體吸附效果良好,但回收再生繁瑣,從而造成運行成本高,更換吸附劑影響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