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中,無論是污水處理土建系統還是一體化設備運行中只要條件允許,都需要添加活性污泥。污泥的來源一般是當地的污水處理廠。對于污泥的選擇一般分為兩種干性和濕性,干性污泥是污水處理廠用板框壓濾或者疊螺機分離出來的,含水量較低的俗稱干性污泥,濕性污泥為直接從好氧池或沉淀池底部抽出來的污水原液俗稱濕性污泥。運輸方式也不一樣,濕性污泥一般用罐車運輸。在處理效果上,一般濕性污泥馴化效果速度較快,(分地域和季節性一般為3天左右)但容易流失。干性污泥馴化效果較慢,(分地域和季節性一般為一周左右)但容易掛膜,流失性小。在一體化設備投加活性污泥時,對于投加量的計算為厭氧+缺氧+好氧(A+A+O)的立方體積的百分比來投加。干性的污泥投加量為A池+O池總體積的10%左右,濕性污泥的投加量為A、O池總體積的30%左右。在投加方式上干濕兩種活性污泥也不同,在投加干性污泥時,不要整塊或者直接扔進池內,應該均勻抖撒在池內。防止大塊污泥破壞池內填料支架和底部曝氣盤。濕性污泥則直接投入。
陜西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投加污泥前首先把設備內水位控制在內部填料可見的位置(肉眼可見填料支架),依此從厭氧好氧池均勻抖撒入池,投泥時,設備不得進出水,同時開啟風機進行曝氣。悶曝的時間根據地域跟季節不同做出調整,氣溫20°以上時,可連續曝氣3天,用100毫升量杯打撈水樣觀測污泥沉降比,靜止30分鐘觀測沉降速度,冬季或偏遠地區悶曝時間加長,污水中溶解氧介于1-3mg/L,PH值在6-8之間,不斷加強硝化回流和污泥回流的頻率,每日保留沉淀物,更換部分污水,注入沉淀后新的污水,這樣的操作持續2-4周左右,在污水中形成淡黃褐色絮凝狀體,這種絮凝體易于沉降與水分離,污水得到凈化,水質澄清,這種絮凝體由大量繁殖的以細菌為主體的微生物構成,此時觀測設備內部彈性填料的菌種的著床情況,一般為土黃色的膠狀體。活性污泥的馴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