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醫療機構污水處理成套設備
一、小型醫療機構污水處理設備——概述
將醫療廢水通入污水腔內,此時內層扇筒處于打開狀態、外層扇筒處于封閉狀態,待醫療污水中的沉淀物沉淀后,首先關閉內層扇筒,內層扇筒與外層扇筒之間的空間將沉淀所處的空間隔絕,之后打開外層扇筒,使沉淀物落入到污水腔底部,由污水腔底部的導流管進入到沉淀腔中,由無氧加熱機構收集的沉淀物在無氧狀態下經加熱滅菌后排出,滅菌完成后,再將進一步的沉淀物按上述方式送入到沉淀腔,可連續處理沉淀物,充分將沉淀物滅菌。
二、小型醫療機構污水處理設備——工藝及原理
傳染病廢水從輸入口進入傳染病廢水格柵,去除較大的漂浮物。根據相關規定設置預處理,進入預消毒池來減少病原體數量,保證消毒滅菌質量同時減少操作人員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再進入脫氯池,去除余氯對后續處理的影響,進入調節池。
醫療廢水從輸入口進入醫療廢水格柵,去除水中漂浮物,進入調節池,調節池水力停留時間為3-4h,調節池中設有葉輪攪拌器,通過葉輪攪拌器加速介質的傳熱和傳質,加速化工反應的進行,同時對不同時間或不同來源的污水進行混合,使流出的水質比較均勻,利用不同污水自身的中和能力,減少化學品的投加量,調節并均和廢水的水質和水量,削減高峰負荷。調節池底設有少量曝氣管,防止污泥沉淀,并為后道工序提供有利條件。
廢水在調節池中充分反應后進入水解池,在布水裝置的作用下通過填料板,水解酸化過程能將廢水中的非溶解態有機物截留并逐步轉變為溶解態有機物,一些難于生物降解大分子物質被轉化為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質如有機酸等,從而使廢水的可生化性和降解速度大幅度提高,以利于后續生物處理。
廢水接著進入生化反應池,該反應池設有第1曝氣管和第二曝氣管,在第1曝氣管的作用下進行反硝化反應,去除廢水中的硝酸鹽氮和有機物;在第二曝氣管的作用下進行硝化和吸磷反應,去除氨氮、有機物和磷。采用間歇曝氣,曝氣時間1h,A/O池兩段停留時間1:4,同時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在反應器內設置填料,微生物附著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依靠微生物分解有機污染物,使水質得到凈化。
廢水緊接著進入MBR池,該池設有MBR膜組件,利用MBR膜實現泥水分離,并且膜截留了反應池中的微生物,使池中的活性污泥濃度大大增加,污染物得到了最da限度的降解,通過保持高的生物體濃度和截流高分子量的溶質,促使廢水有機物的礦化,而無需進行后續處理。
經過前序處理的廢水通過提升泵進入消毒池,該反應池設有紫外燈和氯發生器。氯投加量1-10mg/L、紫外輻射劑量20-100mJ/cm2,采用UV/氯協同消毒方式,消毒時長1.5h以上,可高效去除水中抗生素、嗅味物質等難降解有機污染物,不僅能有效滅活耐氯微生物還能高效去除微污染物。其擁有氧化性強、投藥量小、簡單高效、方便操作等特點。
小型醫療機構污水處理成套設備
三、小型醫療機構污水處理設備——特征
該設備選用zui適宜的工藝流程,使裝置達到最jia廢水處理效果并且能應對處理水質復雜的環境,像常見的病原體如病菌、病毒及寄生蟲卵以及傳染性病菌等問題都可得到快速有效地解決。采用UV/氯協同消毒方式,可高效去除水中抗生素、嗅味物質等難降解有機污染物,不僅能有效滅活耐氯微生物還能高效去除微污染物,其擁有氧化性強、投藥量小、簡單高效、方便操作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