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征:
l 低頻、高頻、超高頻、微波一體式超寬頻主機;
l 1Hz ~ 100kHz電場和磁場探頭,支持電場和磁場同步監測、頻譜分析和選頻測量;
l 高頻電磁場探頭嚴格按照標準要求分別選頻監測高頻電場和高頻磁場,準確按照限值標準進行評估;
l 寬頻帶射頻場強探頭,可同時滿足高頻電場、超高頻輻射及微波輻射的監測需求
l 高達60GHz的微波輻射探頭,滿足雷達、衛星、毫米波頻段的微波輻射監測需求
l 依照人體頭、胸、腹三個部位測試的測量模式;
l 內置同步環境溫度、相對濕度監測,方便數據分析及溯源;
l 支持連續波、脈沖波測量,包括連續微波、脈沖微波測量;
l 超高頻輻射測量參量功率密度、電場強度,1Hz~100kHz測量參量為電場強度、磁感應強度,高頻電磁場測量參量為電場強度、磁場強度;微波輻射測量參量為功率密度;
l 內置衛星導航定位模塊,便于監測過程管理;
l 實時值、平均值、值、時間曲線、頻譜分析等數據模式;
l 便攜式設計,超高頻輻射、微波輻射支持手持測量,1Hz~100kHz電場和磁場、高頻電磁場支持三腳架架設測量;
l 主機和探頭均內置電池供電,滿足4小時以上連續運行使用;
l 內置溫度、濕度、大氣壓測量,滿足監測數據的環境影響評估需求;
l 支持藍牙通信和光纖通信。
產品滿足以下標準:
l 《工作場所物理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l 《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1部分:超高頻輻射》(GBZ/T189.1-2007)
l 《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2部分:高頻電磁場》(GBZ/T189.2-2007)
l 《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3部分:1Hz~100kHz電場和磁場》(GBZ/T189.3-2018)
l 《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5部分:微波輻射》(GBZ/T189.5-2007)
l 《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l 《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HJ/T 10.2-1996)
l 《交流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監測方法》(試行)(HJ681-2013)
l 《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HJ972-2018)
l 《中波廣播發射臺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HJ 1136-2020)
l 《短波廣播發射臺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HJ 1199—2021)
l 《電磁輻射暴露限值和測量方法》(GJB5313A-2017)
l 《用于人體暴露評估的移動通信基站射頻場強、功率密度和比吸收率的測量》(IEC62232-2017)
l 《關于人體電磁暴露的直流磁場、1Hz~100kHz交流電場和交流磁場的測量-部分:測量儀器的要求》(IEC61786-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