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生物除臭塔的原理:氣味進入處理系統,首先經過預洗池加濕除塵,然后進入生物濾池池體內,臭氣透過濕潤、多孔、充滿活性微生物的濾層,利用微生物細胞對惡臭物質的吸附、吸收、降解功能。使微生物細胞具有個體小、表面積大、吸附性強、代謝類型多樣等特點,將惡臭物質吸附分解為CO2、H2O、H2SO4、HNO3等簡單無機物。NH3、H2S等惡臭成分去除率可穩定在95~99%,確保了設備出氣口達到排放標準。該工藝是將除臭填料填充到除臭濾床后,通過掛膜,在其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生物膜,固定住具有除臭能力的各種優勢菌群。含有臭氣自下而上穿過填料空間,將臭味物質截留分解;填料上部間歇噴淋,保證填料的濕潤,為生物代謝繁殖提供有利條件。
高效生物除臭塔中微生物的特點:
生物處理技術主要集中在處理常溫臭氣方面,因為多數微生物生長溫度為20~350C,在高溫條件難以存活或降解能力弱。然而,石油化工、油漆涂料等行業排放的廢氣往往具有較高的溫度。部分研究者嘗試采用嗜熱菌處理含硫化氫、二氧化硫圓的高溫臭氣。嗜熱菌是一種適宜在高溫條件下生長并降解污染物的嗜熱型微生物,具有較強的耐熱性,能夠抵抗溫度的突然變化,而且,高溫條件下氣體的傳質效率和微生物的活性均較高。近年來,隨著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國內外研究者開始構建具有降解能力的基因工程菌,強化有機污染物。
生物法借鑒污水生物處理原理,利用微生物將惡臭物質降解或轉化為無害或低害類物質。在傳統生物處理技術中,研究較多并且廣泛采用的有生物濾池、生物洗滌塔和生物滴濾池州里,近年來逐步形成和發展的控制新技術包括膜生物反應器、真菌生物濾池。
從惡臭治理方案看,主要有分散收集后集中處理和就地分散處理兩種。分散收集后集中處理是將各構筑物中臭氣統一收集送到除臭系統集中處理;就地分散處理是根據各構筑物中惡臭濃度和成分不同,分別采用不同的除臭裝置加以處理。從處理技術看,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生物除臭法、直接氧化法、熱力氧化法和催化氧化法等。 對于石油、石化行業污水處理場的惡臭氣體治理, 目前得到成熟應用且經濟可行的僅有催化氧化法和生物除臭法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