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噸單級雙級反滲透水處理設備技術介紹RO(Reverse Osmosis)反滲透技術是利用壓力表差為動力的膜分離過濾技術,源于美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后逐漸轉化為民用,已廣泛運用于科研、醫藥、食品、飲料、海水淡化等領域。 RO反滲透膜孔徑小至納米級(1納米=10-9米),在一定的壓力下,H2O分子可以通過RO膜,而源水中的無機鹽、重金屬離子、有機物、膠體、細菌、病毒等雜質無法通過RO膜,從而使可以透過的純水和無法透過的濃縮水嚴格區分開來。 RO膜過濾后的純水電導率 5 s/cm, 符合國家實驗室三級用水標準。再經過原子級離子交換柱循環過濾,出水電阻率可以達到18.2M .cm,超過國家實驗室一級用水標準(GB682—92)。
20噸單級雙級反滲透水處理設備EDI裝置連續電去離子EDI(Electrodeionization的縮寫),是利用混床離子交換樹脂吸附給水中的陰陽離子,同時這些被吸附的離子又在直流電壓的作用下分別透過陰陽離子交換膜而被連續去除的過程。這一新技術可以代替傳統的離子交換(DI),產出10MΩ.cm以上的超純水。EDI深度除鹽的優點是可長期穩定運行,無需用酸堿再生陰陽樹脂,十分適合造水量100L/h以上的超純水制備系統,水質穩定,并將大大降低運行成本,TOC也將更低更穩定。EDI裝置通常的產水電阻率約15~18MΩ.cm。
20噸單級雙級反滲透水處理設備工藝原理:反滲透是滲透的一種反向遷移運動,是一種在壓力驅動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選擇截留作用將溶液中的溶質與溶劑分開的分離方法,其孔徑大約在5~10A。它已廣泛用于各種液體的提純與濃縮,其中普遍的應用實例便是在水處理工藝中,用反滲透技術可將原水中的無機離子、細菌、病毒、有機物及膠體等雜質去除,以獲得高質量的純凈水。應用廣泛的是卷式聚酰胺復合膜,其水通量和脫除率會受壓力、溫度、回收率、進水含鹽量和PH值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