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的應用領域
du品檢測領域ICP-MS法對合成大1麻du品中微量金屬進行分析,測定了Ba、Be、Co、Cr、Cu、Ni、Li、Pb、u、Zn等10中金屬,用CRMNISTl573a馬鈴薯葉片作為認證參考,Sc、Ge、In、Bi作為內標元素。結果顯示:連續測定30組,該方法的準確性和重復性滿足要求,所有測定金屬含量低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限值。其中,Cu、Zn、Pb、Ni、Co、Cr的含量變化很小,Ba的含量有明顯變化,建議把Ba作為合成大1麻的特征金屬,為以后的測定提供參考。
ICP-MS基本原理
樣品進行ICP-MS分析時一般經過以下四步:
1)分析樣品通常以水溶液的氣溶膠形式引入ya氣流中,然后進入由射頻能量激發的處于大氣壓下的ya等離子體中心區;
2)等離子的高溫使樣品去溶劑化、汽化解離和電離;
3)部分等離子體經過不同的壓力區進入真空系統,在真空系統內,正離子被拉出并按其質荷比分離;
4)檢測器將離子轉化為電子脈沖,然后由積分測量線路計數;電子脈沖的大小與樣品中分析離子的濃度有關,通過與已知的標準或參比物質比較,實現未知樣品的痕量元素定量分析。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的工作原理分析
高頻振蕩器發生的高頻電流,經過耦合系統連接在位于等離子體發生管上端,銅制內部用水冷卻的管狀線圈上。石英制成的等離子體發生管內有三個同軸氫氣流經通道。冷卻氣(Ar)通過外部及中間的通道,環繞等離子體起穩定等離子體炬及冷卻石英管壁,防止管壁受熱熔化的作用。工作氣體(Ar)則由中部的石英管道引入,開始工作時啟動高壓放電裝置讓工作氣體發生電離,被電離的氣體經過環繞石英管頂部的高頻感應圈時,線圈產生的巨大熱能和交變磁場,使電離氣體的電子、離子和處于基態的nai原子發生反復猛烈的碰撞,各種粒子的高速運動,導致氣體電離形成一個類似線圈狀的等離子體炬區面,此處溫度高達6000一10000攝氏度。樣品經處理制成溶液后,由超霧化裝置變成全溶膠由底部導入管內,經軸心的石英管從噴咀噴入等離子體炬內。樣品氣溶膠進入等離子體焰時,絕大部分立即分解成激發態的原子、離子狀態。當這些激,發態的粒子回收到穩定的基態時要放出一定的能量(表現為一定波長的光譜),測定每種元素的譜線和強度,和標準溶液相比,就可以知道樣品中所含元素的種類和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