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處理10立方米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一、產品介紹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主體包括格柵、調節池、水解酸化池、接觸氧化池、沉淀池、污泥池、消毒池、排放池、提升泵、布水管、彈性填料、組合填料、水下曝氣機、回流泵、污泥泵構成了地埋式一體化節能污水處理裝置。特征在于提供一種模塊式裝置,適宜于遠離市政排水管網的小型污水處理節能裝置。地埋式一體化節能污水處理裝置,方便工廠制造和運輸,基建成本低,工藝流程簡單,占地省,能耗低節能,噪音低,運行方式靈活,不需要設備房,適合分散處置的污水處理技術,該設備適用于住宅區、賓館、療養院、學校、礦山、工廠等生活有機污水處理及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處理,應用廣泛。
二、技術方案
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柵去除污水中粗大固體懸浮物,以保證后續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調節池由于項目所排放的污水水質、水量波動較大,所以將水質、水量不均勻的污水引入調節池中停留一定的時間,使廢水在池內充分混合,以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均勻、穩定運行。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產品特點,埋設于地表以下,設備上面的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溫。污水經一級處理(格柵、細格網)后,經過水解池除去部分懸浮物,從而降低了污水的SS、BOD、COD等負荷指標,再經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消毒后,出水達標排放。具體單元說明如下:
水解酸化池可將大分子物質轉化為小分子物質,將環狀結構轉化為鏈狀結構,進一步提高了廢水的BOD/COD比,增加了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的好氧生化處理創造條件。水解酸化處理有機廢水,取其厭氧處理的前兩個階段(水解階段、酸化階段),不需密封及攪拌,在常溫下進行即可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接觸氧化池內安裝半軟性填料掛膜以增加池內微生物量,采用潛水曝氣機池底曝氣。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利用棲息在處理池內填料表面上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來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條件下將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機物用于合成新的細胞,將另一部分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以便獲得細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最終產物是CO2和H2O等穩定物質。在這種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過程中,溶解性有機物直接進入細胞內部被利用。而非溶解性有機物則首先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然后被酶水解后進入細胞內部被利用。微生物的好氧代謝作用于對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和非溶解性有機物都起作用,并且代謝產物是無害的穩定物質。
生物接觸氧化主要特點:a)填料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良好。b)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屬wan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適應能力,這也是本方案選用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原因之一。c)相當一部分微生物附著生長在填料表面,不需要設污泥回流系統,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方便。d)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當有機物容積負荷較高時,污泥產量低于一般活性污泥法。
日處理10立方米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三、操作原理:
(1)預除磷混凝沉淀反應室,設計集成式混凝區、沉淀區、污泥濃縮區組成。集成式混凝區包括帶有污泥回流的快速混凝和礬花增長所需的慢速絮凝,由兩個連續的區域構成。第一級混凝在一個豎型區域內進行并由一個軸流推進器進行攪拌,以確保快速混凝及混凝所需要的能量。絮凝劑通過藥劑噴淋器投加在豎型區域。從污泥濃縮區到第一級混凝區進行連續的外部泥渣回流,ji高的污泥濃度提高了混凝及除磷效果。在第二個區域中進行慢速絮凝;生成的礬花具有較高的密度。然后水慢速流至沉淀區以保證礬花的完整性。沉淀區采用水利固液兩相分離器,在這個模塊中,剩余的礬花被去除。污泥通過重力或一個帶有籬柵的刮泥機收集起來。一臺螺桿泵將部分污泥回流至混凝區。
(2)反硝化生物室:反硝化生物室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控制硝化液回流比100%-300%。
設計停留時間≥3.5小時。填料使用大顆粒陶粒,陶粒為直徑1.0~1.5cm、長1.2~3.7cm的近似圓柱體,空隙率為46%。該種填料強度高、表面多孔性,內部網縱橫交錯,不易板結,具有很強的吸附性,適用于污水深度處理。
四、產品特點:
1、潛污泵的增加使工藝運行平穩,出水水質穩定;
2、解決了油膜覆蓋污水表面的問題;
3、在好氧池增設曝氣機使設備除磷效果好、污染物去除率高、提高水中DO濃度、為好氧菌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4、設備緊湊,占地面積小;
5、自動化程度高,管理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