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流程
煙氣與含有亞硫酸鈉、硫酸鈉、亞硫酸氫鈉的溶液接觸,在某些情況下,溶液中還含有氫氧化鈉或碳酸鈉。亞硫酸鈉被吸收的 轉化成亞硫酸氫鹽。抽出一部分再循環液與石灰反應,形成不溶性的亞硫酸鈣和可溶性的亞硫酸鈉及氫氧化鈉。
主要工藝過程是,清水池一次性加入氫氧化鈉溶劑制成脫硫液,用泵打入吸收塔進行脫硫。三種生成物均溶于水,在脫硫過程中,煙氣夾雜的飛灰同時被循環液濕潤而捕集,從吸收塔排出的循環漿液流人沉淀池。灰渣經沉淀定期清除,可回收利用,如制磚等。上清液溢流進入反應池與投加的石灰進行反應,置換出的氫氧化鈉溶解在循環水中,同時生成難溶解的亞硫酸鈣、硫酸鈣和碳酸鈣等,可通過沉淀清除。
特點
與石灰/石灰石法相比,它具有如下優點:
1)吸收速度快,可降低液氣比L/G,從而降低運行費用;
2)塔內鈉堿清液吸收,可大大降低結垢機會;
3)純堿循環利用,提高了脫硫劑的利用率。
鈉鈣雙堿法脫硫工藝的主要技術優點如下:
1)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工程投資僅為的 10~30%;脫硫效率 85%~95%,脫硫后的煙氣滿足環保排放要求。
2)技術成熟,運行可靠性高。煙氣脫硫裝置投入率為 95%以上,系統主要設備很少發生故障,因此不會因脫硫設備故障影響鍋爐的安全運行。
3)對煤種變化的適應性強。用鈉堿作為脫硫劑,工藝吸收效果好,吸收劑利用率高,可根據鍋爐煤種變化,適當調節pH值、液氣比等因子,以保證設計脫硫率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