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無動力污水處理器
一、背景技術
隨著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推進,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已由之前的零散化逐步朝集約化演變,這樣就更利于對生活污水的相對集中處理,以減輕其直接排放自然水體對地表水水質的污染。
人工濕地,作為一種通過人工建造和監督控制來強化其凈化能力的污水處理技術,它是根據天然濕地凈化污水的原理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處理工藝。目前大量的實踐也證明,人工濕地已然成為處理農業廢水、畜牧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重要技術手段。在設計和建造人工濕地過程中,可以在進出水方式、填料及植物等方面進行選擇和搭配,來優化人工濕地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通過三個方面的協同作用來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使水質得到凈化。
分散式無動力污水處理器
二、工藝流程說明
生活污水(黑水、灰水)的水量和水質隨時間的變化幅度較大,為了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或設備的正常運行,需對污水的水量和水質進行調節。本工藝設置調節沉淀池,該池設有沉淀的污泥斗,兼具調節水質水量和沉淀功能。
調節沉淀池出水經泵提升進入水解酸化池,污水在大量水解細菌、酸化細菌作用下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溶解性有機物,將難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質,從而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處理奠定良好基礎。
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池內充填填料,填料上布滿生物菌,由于進行鼓風曝氣,生物菌表面不斷地接受曝氣吹脫,這樣有利于保持生物菌的活性,抑制的增殖,也宜于提高氧的利用率,因此,能夠保持較高濃度的活性生物量。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CODcr去除率達90%。
接觸氧化池出水自流進入二次沉淀池,少量污泥在此沉淀,水質進一步得到澄清。剩余污泥通過汽提回流到水解酸化池,進行反
硝化作用。 二沉池出水通過多介質過濾器和消毒系統進行深度處理之后,進入清水池蓄水,可以用于小區綠化、農田灌溉、沖洗水、水體補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