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陽能微動力凈化槽---處理過程
1、初沉池
污水通過提升泵將調節池污水提升至SW裝置內,首入初沉池,
初沉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在重力作用下,利用淺層沉降原理,
使污水中大部分懸浮物和無機顆粒物沉降下來,同時也可夾帶去除一部分有機物。
為了便于隨時提取某塊斜板以清理所附載的難以滑落的污泥,裝置采用了活動斜板。
初沉池底部與缺氧區隔開,避免缺氧池混合液的攪動,影響初沉池的沉淀效果,
初沉池的污泥定期由抽糞車清除。
2、缺氧池
缺氧池位于生物轉盤殼體和外部箱體間的夾層內,在此空間內,
初沉池的來水與經水力提升轉子提升的回流硝化液以及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在此混合,
并經潛水攪拌機充分混合,完成反硝化過程,
硝態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終形成氮氣,從水中逸出,終達到脫氮的目的。
3、旋轉生物處理單元——生物轉盤
夾層缺氧池經脫氮的出水自流至旋轉生物處理單元。
旋轉生物處理單元是裝置的核心部分,采用了的復合生化技術,
能在低能耗條件下降解污染物。整個旋轉生物處理單元由三級生物反應器組成,
每個生物反應器由一個生物轉子和一個生化槽組成,每個生物轉子內部由多級生物葉輪構成,
每個生物葉輪上設
置了大量地螺旋狀的生物葉片。在傳動裝置的驅動下,三個生物轉子同步旋轉,
空氣(氧氣)通過生物轉子端面的氣水孔進入,與污水混合,經氧氣、污水、微
生物三相接觸和傳質,實現含碳有機物的降解和含氮有機物的硝化過程。同時,旋轉的生物葉片被污水沖刷,老化的生物膜脫落,新的生物膜形成,
從而達到生物系統不斷更新的過程。
硝化后的污水經水力轉子提升至中間分配水槽,
分配水槽由堰門控制著去往沉淀池和缺氧池污水流量。
4、二沉池
二沉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在重力作用下,利用淺層沉降原理,
將旋轉生物處理單元的出水中含有大量脫落老化的生物膜沉淀,
澄清后的處理出水進入下一個單元。沉淀的污泥一部分通過回流污泥泵進入缺氧池,
另一部作為剩余污泥有抽糞車定期外運。
二、太陽能微動力凈化槽---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污水處理的直接經濟效益與當地水資源短缺密切相關。經過處理的生活污水可以用作灌溉水或其他用途,從而節約淡水資源。同時,改善農村環境條件可以減少污染相關疾病的傳播,減少經濟損失。
(2)能源效益。污水處理廠需要一定的能耗。如果采用厭氧分解技術,收集和發電產生的沼氣可以解決一些能源問題。人工濕地或土地處理系統一般不需要消耗能耗或能耗能耗。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需要消耗一定的電能。
(3)環境效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直接的效果是改善環境條件,尤其是采用人工濕地處理技術時,通過對居民區生態環境的綜合管理,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
(4)社會效益。污水處理不僅可以提高水資源的再利用率,緩解水資源供求矛盾,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還可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條件,緩解城市人口壓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