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備名稱
CJW-3000A型微機控熒光磁粉探傷機
二、設備制造標準
根據磁粉探傷原理,按照JB/T8290-1998《磁粉探傷機》標準及雙方簽訂的技術協議要求制造。
三、磁化原理及特點
該機為微機控制半自動磁粉探傷設備,控制電路采用三菱可編程序控制器(PLC)集中控制,具有手動控制和自動控制功能,手動控制時可進行設備的每個功能動作的手動操作,自動控制時設備自動執行PLC內部自動程序動作,實現夾緊、噴灑、磁化、旋轉、退磁、松夾等進行控制,能按規定程序完成除觀察以外的全部探傷過程。該機還配有漏檢報警系統,當磁化電流達不到規定指示值或無電流通過時,自動停機,并發出報警信號,從而避免了工件在探傷過程中的漏檢現象,其磁化原理如下:
磁化電源主電路采用了目前通用的可控硅無節調壓技術,利用三相交流電互成120度相位差的原理,為確保探傷效果,周向采用通電磁化,縱向采用雙線圈法,使兩相磁化電流同時施加于被探工件表面進行復合磁化,讓磁力線旋轉,從而檢查出工件表面及近表面因鍛壓、淬火、研磨、疲勞而引起的裂痕及夾渣等細微的缺陷,除復合磁化外,還可對工件分別進行單周向和單縱向磁化,其磁化電流分別可調,均帶斷電相位控制功能,在工件單方向磁化時,既可用連續法又可用剩磁法探傷。
四、設備的結構組成及特點
該機屬組合型結構,主要包括:電源控制柜、磁化夾持裝置(主機)、磁化電源控制系統、退磁系統、磁懸液噴灑及回收系統、紫外燈暗室系統等幾部分組成。夾持方式采用氣動,避免了因接觸不佳而引起漏檢和打火現象。
1 電源控制柜
磁化電源控制柜箱體是直立箱式結構,整個箱體采用上等冷軋鋼板焊接而成,箱體左側有兩扇門,控制面板裝在柜前面,柜內立著一塊安裝板,上面裝有交流接觸器、空氣開關、可控硅、可編程序控制器、隔離變壓器、觸發控制線路板、報警線路板等電氣控制元部件。
2 磁化夾持裝置(主機)
該裝置為框架結構,采用槽、角鋼和上等冷扎鋼板焊接而成,主體分三個部分,其上部為了適應長短工件的夾持,在機床的左側裝有一只固定電極箱,右側裝有導軌和一只可調整極間距的移動電極箱,而移動電極箱是通過手輪搖動絲杠來帶動電極箱移動的,為了夾緊時電極板能可靠地與工件接觸,在固定電極箱里設有一只氣缸,對工件進行夾緊。由于滅火器瓶的長度比較長,所以在兩只電極箱上各配有一只由氣缸推動的線圈,供工件作縱向磁化用,可一次對滅火器瓶進行整體磁化,被探工件的上部裝了一組淋噴頭,供噴灑磁懸液用。中部為不銹鋼材料焊接而成的磁懸液集液槽,它將噴灑在工件表面的磁懸液收集回籠到磁懸液箱內,下部裝有主變壓器、互感器、氣動元件、儲液箱等,儲液箱是由不銹鋼材料焊接而成其底部帶有錐度,避免磁懸液攪拌是存在死角,為了方便操作,在主機的左側儲液槽邊的下面,設定了一只按鈕站,可隨意使用。
上述各個動作均可手動和自動控制實現。
3 紫外燈暗室系統
該紫外燈是我廠近兩年研制的產品,采用進口件組裝,確保距光源380mm工件表面處紫外線強度 ≥1000uW/cm2,并保證紫外線波長在320-380nm安全范圍內。該燈具有紫外光強,照射面積大,光源分布均勻等優點,可替代進口產品,暗室采用方鋼管等焊接而成,頂部裝有照明燈和換氣扇,外圍用人革制成遮光簾。
4 磁懸液噴灑及回收系統
因本系統適用工件的磁矯頑力較低,剩磁強度較弱,宜采用先噴灑、后磁化再噴灑、再次磁化,在磁化過程中形成缺陷磁痕的連續法檢測,噴液裝置由儲液箱、攪拌器、抽液泵、集液槽、輸液管、噴液嘴組成,其中儲液箱、集液槽由非磁性材料不銹鋼制成,不產生磁懸液的吸附沉淀,噴液嘴是我廠研制的一種低壓力大流量產品,可確保磁懸液在工件上附著均勻,無漏噴現象,工作時不飛濺,不污染環境,長期運行不堵塞管嘴。
5 夾緊磁化說明
根據工件的長短不一,設計一只可移動的電極箱,把電極間距調整到適合被探工件長度時鎖定,此時兩電極板與工件兩端的距離約為10mm- 20mm,由氣缸推動電極軸將工件夾緊,進行通電磁化,周向采用直接通電法,縱向采用雙線圈法,對工件進行一次性檢測并自動退磁。
五、主要技術參數
1 周向磁化電流; AC 0-3000A連續可調;帶斷電相位控制;
2 縱向磁化磁勢: AC 0-16000AT連續可調;
3 退磁磁勢: AC 0-16000 AT自動衰減到零;
4 退磁效果:退磁后的大剩磁不大于3Gs;
5 電極間距:0-1000mm;
6 磁化方式:周向、縱向、復合磁化三擋;
7 夾持方式:氣動夾緊,氣壓≥0.6MPa可調(氣源用戶自備)
8 夾緊行程: 50mm;夾緊力不小于80kg;
9 紫外線強度:距工件380mm處,紫外線強度≥1000μW/cm2;
10 探傷靈敏度:用A型2#試片清晰顯示全圓;
11、探傷節拍:50秒/件;
12 電源:三相四線,380V,50Hz,約100A(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