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沉淀一體化設備
絮凝沉淀一體化設備包括污水與絮凝劑加注裝置、排泥裝置和絮凝反應與攪拌裝置,污水與絮凝劑加注裝置包括污水與絮凝劑加注泵和進水管,排泥裝置包括電機、排泥管和刮泥板,絮凝反應與攪拌裝置包括絮凝反應桶、攪拌器、環形整流體和第二電機。絮凝沉淀一體化裝置結構更加簡化、優化、合理、緊湊,運行穩定,運行費用低,沉淀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在實踐中顯著產生較好的沉淀技術效果。
絮凝沉淀一體化裝置技術du特性:
(1)加藥后,由絮凝形成的污水顆粒依靠重力作用推動其從污水中分離出來而沉降在底端殼壁內堆積后,通過刮泥板旋轉式刮掃從向下經排泥管排出至罐體外,刮泥板的轉速≤10r/min,其所需的機械耗能低。
(2)環形整流體緊貼絮凝反應桶內周壁,借助在絮凝反應桶內周壁不同高度位置開設有的對位螺紋連接孔和與之配合連接的螺紋緊固件可以調節環形整流體的水平固定高度,通過調節環形整流體的高度可對污水顆粒流出絮凝反應桶桶口時的粒徑尺寸進行調節,便于清水與污水顆粒分離流出。
(3)集泥區直接位于罐體底部(底端殼壁),底端殼壁可起到傳統的集泥斗所起到的集泥及重力排泥的作用,因此,不需要單獨設立集泥斗,設計合理,占地面積小,運行穩定。
絮凝沉淀一體化裝置污水的方式
待處理污水通過提升泵進入原水進口,無機混凝(PAC)劑通過計量泵同時進入混凝區,進水由下而上進入絮凝區的水流形成落差,產生的動力驅動裝在主軸上,并由軸套連著的攪拌漿轉動,水、藥一起攪動;同樣,在絮凝區中裝有的攪拌漿的攪動下,絮凝區內由計量泵加入的有機高分子絮凝劑(PAM),由攪拌漿將混凝后的水與絮凝劑充分混合,兩種藥劑混合后的水由下而上的流入反應區,再由上而下進入緩沖區,其出來的水流入沉淀區,進入沉淀區的水經過小時左右的時間形成礬花狀的濁水。大于水的比重的物質沉入沉淀區,介于游離狀的懸浮物上升通過蜂窩斜管分離;清水通過出水堰,進入集水槽,而游離狀懸浮物則粘在蜂窩斜管上,進入集水槽的污水通過出水口,利用其高度落差由過濾槽罐進口進入過濾槽罐,在過濾槽罐內裝有0.5~1.0mm的活化沸石,用其過濾殘余懸浮物,吸附氨氮磷酸根離子及鐵離子類污物;其出水通過連通管,進入吸附槽罐,用罐體內裝有的10~24目活性炭脫色、除臭、進一步降低溶解性COD濃度;最后出水通過排放口達標排放或回用。
絮凝沉淀一體化裝置優點:
1.絮凝沉淀一體化裝置安裝簡單,現場只需要將各種管道接口連接,電氣線路連接,將濾料進行簡單沖洗后,即可投入使用
2.整套設備配合電控裝置,即可實現自動運行,自動反洗等功能,操作簡單,只需要在加藥和排泥的情況下,需手動進行操作,其他時間無需人員值守;
3.絮凝效果好,構造簡單,施工方便;
4.出水水質好、工藝運行穩定可靠、經濟實用、操作簡便;
5.它既可以降低原水的濁度、色度等水質的感觀指標,又可以去除多種有毒有害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