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設置原理
工作原理: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模塊化的高效污水生物處理設備,是一種以生物膜為凈化主體的污水生物處理系統,充分發揮了厭氧生物濾池、接觸氧化床等生物膜反應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強、動力消耗低、操作運行穩定、維護方便的點,使得該系統具有很廣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
設備工藝說明:
(2)生物接觸氧化池:共分為二(或三)級,設計停留時間7—8小時,級采用多功能立體型填料,該填料水流和接觸特性十分*,第二(三)級采用組合型填料,該填料比表面積大,處理負荷達到15kgBOD5/m3/d,是一般填料的6—10倍。生化池采用全微孔防堵塞曝氣工藝,污水在生化池內不斷循環,充分地與生物膜相接觸,達到*降解有機物的作用。
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設置原理
設計原則
1、本設計方案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的各項規定,污水處理首先必須確保各項出水水質指標均達到國家污水排放標準要求。
2、針對工程的具體情況各特點,采用簡單,成熟,穩定,實用,經濟合理的處理工藝,以達到節省投資和運行管理費用的目的。
3、平面布置應合理緊湊,減少占地面積。
4、處理系統運行有一定的靈活性和調節余地,以適應水質水量的變化。
5、管理運行,維修方便,盡量考慮操自動化,減少操作、勞動強度。設備選型采用通用產品,產品在國內應是技術,質量保證,性能穩定可靠,工作效率高,管理方便,維修維護工作量少,價格適中及售后服務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