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負責人陳生
一、含油廢水簡介
廢水中油類污染物質(zhì),除重焦油的相對密度為1.1以上外,其余的相對密度都小于1,多以三種狀態(tài)存在:
(1) 懸浮狀態(tài):油品顆粒較大,油珠直徑0.1毫米以上,漂浮水面,易于從水中分離。在石油工業(yè)中,懸浮狀態(tài)的油量約占廢水含油量的60%~80%。
(2) 乳化狀態(tài):油品的分散粒徑小,油珠直徑在0.1毫米以下,呈乳化狀態(tài),不易從水中上浮分離。乳化狀態(tài)的油量約占廢水含油量的10%~15%。
(3) 溶解狀態(tài):石油在水中溶解度極小,溶于水的油量大約占廢水含油量的0.2%~0.5%。
石油工業(yè)和石油化學工業(yè)在生產(chǎn)過程中排出大量含油廢水;煤的焦化和氣化工業(yè)排出含高濃度焦油的廢水;毛紡工業(yè)和肉品工業(yè)等排出含有較多油脂的廢水。這些含油廢水直接排入水體會造成污染。因此,因此污水處理中常在主題構(gòu)筑物前設置隔油池對含油廢水進行預處理。
二、隔油池簡介
是利用油與水的比重差異,分離去除污水中懸浮狀態(tài)油類的過程。隔油池是利用油與水的比重差異,分離去除污水中顆粒較大的懸浮油的一種處理構(gòu)筑物。
隔油池的構(gòu)造多采用平流式,含油廢水通過配水槽進入平面為矩形的隔油池,沿水平方向緩慢流動,在流動中油類物質(zhì)上浮到水面,由集油管或設置在池面的刮油機推送到集油管中流入脫水罐。在隔油池中沉淀下來的重油及其他雜質(zhì),積聚到池底污泥斗中,通過排泥管進入污泥管中。
隔油池多用鋼筋混凝土筑造,也可用磚石砌筑;隔油池多用鏈帶式的刮油機和刮泥機分別刮除浮油和池底污泥。一般每格安裝一組刮油機和刮泥機,設一個污泥斗。若每格中間加設檔板,擋板兩側(cè)都安裝刮油機和刮泥機,并設污泥斗,則稱為兩段式隔油池,可以提高除油效率,但設備增多,能耗增高。若在隔油池內(nèi)加設若干斜板,也可以提高除油效率,但建設投資較高。在寒冷地區(qū),為防止冬季油品凝固,可在集油管底部設蒸汽管加熱。
隔油池一般都要加蓋,并在蓋板下設蒸汽管,以便保溫,防止隔油池起火和油類揮發(fā),并可防止灰沙進入隔油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