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濃度廢水污染負荷非常高,且為沖擊性排放,因此必須做單獨的收集池,將其用泵均勻打至調節池,進行水質均化,以保證生化工藝的穩定進行。
廢水中含有大量難降解的有機污染物,而且成分復雜,水質、水量變化較大,可生化性差,因此在進行生化處理前,必須進行預處理,將污水中難降解的有機物轉化為易降解的有機物,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微電解工藝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又稱內電解法。它是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填充在廢水中的微電解材料自身產生1.2V電位差對廢水進行電解處理,以達到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目的。
當系統通水后,設備內會形成無數的微電池系統,在其作用空間構成一個電場。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新生態[H] 、Fe2 + 等能與廢水中的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比如能破壞有色廢水中的有色物質的發色基團或助色基團,甚至斷鏈,達到降解脫色的作用;生成的Fe2 + 進一步氧化成Fe3 +,它們的水合物具有較強的吸附- 絮凝活性,特別是在加堿調pH 值后生成氫氧化亞鐵和氫氧化鐵膠體絮凝劑,它們的吸附能力遠遠高于一般藥劑水解得到的氫氧化鐵膠體,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顆粒,金屬粒子及有機大分子。其工作原理基于電化學、氧化- 還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對廢水進行處理。該法具有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維護方便,不需消耗電力資源等優點。該工藝用于難降解高濃度廢水的處理可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芬頓(fenton)氧化是指廢水中加入雙氧水、二價鐵(微電解出水中含有二價鐵離子),二價鐵催化雙氧水解放羥基自由基,具有強的氧化能力。
雙氧水在二價鐵離子的催化作用下具有氧化多種有機物的能力。雙氧水與亞鐵離子的結合即為芬頓試劑,其中二價鐵離子在芬頓反應中主要是作為催化劑,而雙氧水則起氧化作用。芬頓試劑具有強的氧化能力,特別適用于某些難生物降解的或對生物有毒性的工業廢水的處理上,而且其氧化性沒有選擇性,能適應各種廢水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