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一體化城鎮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世界上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都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但是相應的淡水資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在不斷增多。水,作為一種*的資源,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這種觀點的驅使下,水環境的質量越來越惡劣、水資源短缺也越來越嚴重,這一切都加重了城市的負荷,帶來一系列危及城市生存與發展的生態環境問題。
一、我國水資源和水環境現狀
根據水利部門的預測,到2030年我國人口増至16億時,人均水資源將降低到1760立方米,總缺水量將達到400~500億立方米,已經達到了*的缺水警戒線。從地區分布情況來看,水資源總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長江及其以南地區,其中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區,就人均占有淡水資源而言,南方高地區和北方低地區相差數十倍,西部比東部甚至高出五、六百倍;這些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成為難以解決的問題。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的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在不斷增加,加劇了用水的緊張和水質的污染,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由此造成的水危機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地埋式一體化城鎮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1、微生物膜主要固著于填料的表面,微生物量比活性污泥法要高得多,因此對污水水質水量的變化引起的沖擊負荷適應能力較強。即使短時間中斷進水或工藝遭到破壞,反應器的性能也不會受到致命的影響,恢復起來較快,因此適應用于處理高濃度難降解的工業廢水。另外,生物膜反應器還可以處理BOD5低于50-60mg/L的進水,使出水BOD5降低到5-10mg/L,這是活性污泥無法做到的。
2、單位容積反應器內的微生物量還可以高達活性污泥的5-20倍,因此處理能力大,一般也不用在建造污泥回流系統;生物膜含水率比活性污泥低,不會出現活性污泥法經常發生的污泥膨脹現象,能保證出水懸浮物含量低,因此運轉管理也比較方便。
3、生物膜中存在較營養水平的原生物和后生動物,食物鏈較長,特別是生物膜較厚時,底部厭氧菌能降解好癢過程中合成的污泥,因而剩余污泥產量低,一般比活性污泥處理系統少1/4左右,可減少污泥處理與處置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