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水下混凝土加固公司傳統的混凝土水下部位施工通常有三種方法:一是圍堰干法施工;二是陸上預制后,進行水下安裝;三是加聚凝劑使其成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圍堰干法施工中圍堰的造價和工期都占較大比重,且有很多水下工程無法采用圍堰干法施工;陸上預制包括預制費用和安裝費用,成本相對較高,還存在著與基礎的聯接質量問題;加聚凝劑方法使用環境要求較高,如有流速情況下,光加聚凝劑難以保證質量。此外,也有采用雙筒過水圍堰方法的。為在有流速的情況下,提高混凝土水下部位施工質量,縮短工期,降低成本,在浙江省舟山某漁港碼頭工程和浙江省臺州某施工碼頭工程中采用土工袋裝混凝土方法。
南通市水下混凝土加固公司水下混凝土澆筑:操作工藝:1、水下混凝土拌和物應符合下列規定:⑴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必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坍落度宜采用160~220毫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60kg,水泥標號不宜低于425號。⑵使用早強型的水泥必須有緩凝措施。當氣溫高于30°C時,無論使用早強型或非早強型水泥,都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對混凝土采取緩凝措施。⑶細骨料宜選用級配良好的中至粗砂,砂率一般控制在40%~50%。⑷粗骨料宜選用卵石或碎石,其粒徑不得大于40毫米,有條件時可采用二級配。
導管的結構和使用符合下列要求:⑴導管壁厚不宜小于3毫米,直徑宜為200~250毫米, 直徑制作偏差不得超過2毫米,宜采用無縫鋼管制作。導管的分節長度一般為2~4米,底管長度不宜小于4m,底部應焊設加強箍,兩管之間可用法蘭或絲扣連接。⑵為避免提升導管時法蘭掛住鋼筋籠,可設置錐形護罩,或采用加焊三角形加勁板等有效措施。⑶導管使用前應試拼試壓,試壓壓力一般為0.6~1MPa, 并要試驗混凝土隔水球塞是否能通過。⑷使用絲扣連續的導管,應注意使用、運輸和堆放中不得碰撞導管連接口的螺紋或壓壞管口。導管在每次灌注混凝土使用完畢后,應立即沖冼干爭,及時在導管連接口的螺紋涂油防繡。
水下混凝土加固施工注意事項:1、避免工程質量通病:⑴隔水球塞按規定尺寸嚴格制作。每次設置隔水球塞時,必須試驗一下是否能順利通過導管。不合格的隔水球塞不得使用。⑵灌注過程中拆卸下來的導管要及時沖清內壁,以防導管內壁殘留的水泥砂漿凝結后,會妨礙隔水球塞順利通過。⑶要切實保證*次灌注時足以將導管的底端一次性埋入水下混凝土中0.m以上的深度。儲料斗中的混凝土儲量必須保證足夠。*次灌注時需多少混凝土量,要認真計算。以免出現差錯。⑷灌注時要隨時測量混凝土上升情況。拆卸導管前,要仔細測量導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認真計算需拆卸多少節導管,嚴防導管拆卸過多,把導管端提出混凝土面。⑸每灌注一斗混凝土,宜把導管提動一下,并按規定適時拆卸導管,以防導管埋入混凝土時間過長和埋入深度超過規定,造成埋管事故。⑹當導管堵塞而混凝土尚未初凝時,應按下列方法處理: 1)用鉆機的起重設備,吊起一節鋼軌或其它重物在導管內沖擊,把堵塞的混凝土沖開,或迅速提出導管,用高壓水沖通導管,重新下隔水球塞灌注。2)灌注時,當隔水球塞沖出導管后,應將導管繼續下降,直至導管不能再插入時,然后再少許提升導管,繼續灌注混凝土,這樣,新灌注的混凝土能與原灌注的混凝土結合良好。
2、主要安全技術措施:⑴吊機司機起吊混凝土及其它重物時要注意安全,聽從指揮,嚴格遵守有關操作規程。⑵高空操作人員要衣著靈便。佩戴安全帶,嚴禁穿帶釘易滑的鞋在高空操作。⑶夜間施工要有足夠的照明,現場電線、電纜不能亂拉亂搭,并且要架空2米以上。
3、產品保護:嚴格按本章工藝標準*節有關產品保護各項規定執行。水下混凝土工程在高速公路建設中,橋梁是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灌注水下混凝土是橋梁成樁的重要工序,灌注過程中應明確分工,密切配合,統一指揮.做到快速、續施工,灌注成高質量的水下混凝土,防止發生質量事故。如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出現事故時,應分析原因,采取合理的技術措施,及時設法補救。堵管就是這方面很容易發生的事情。為了預防此類事故的發生,提高灌注速度,確保樁基質量。提出一些在現實施工中經常出現的堵管類型以及一些具體的預防措施和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