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揚負壓病房實驗室布局規劃工程
負壓病房的原理就是利用特殊的送風和排風系統,利用排風量大于送風量,人為使病房內的氣壓低于病房外的氣壓,這樣,無論是遞送物品開啟傳遞窗,人員走動開啟病房門,還是病房可能出現的各種縫隙導致空氣流通時只能是外面潔凈的空氣可以流進病房,而病房內被患者污染的空氣不會泄露出去。
負壓病房和負壓手術間均設置凈化空調系統。負壓隔離病房的送風應經過粗效、中效、亞高效過濾器三級處理。排風應經過高效過濾器過濾處理后排放。即通過高效過濾器消滅了傳染源,從而負壓病房排出的氣體就不會污染周圍環境。負壓手術間也是這個原理。
負壓病房建筑布局與隔離
負壓病房的隔離分為流程隔離和空氣隔離。流程隔離是通過建筑平面,嚴格遵守相關流程,防止病菌外泄。而空氣隔離是通過潔凈技術的運用,在各區域形成氣壓差,防止病菌向外擴散。
負壓病房應設在相對獨立的區域,既可獨成一體,也可集中設計于建筑的一端。內部分為清潔區、潛在污染區和污染區。清潔區包括更衣室、值班室、休息室等,半污染區包括醫生辦公室、處置室等,污染區指病房。
負壓隔離病房的工作區和病室之間需有前室做緩沖,病房前室設自動門,每間病房前室之間設互鎖式自凈型傳遞窗,該傳遞窗能通過自帶的過濾凈化風機系統進行空氣自凈。負壓病房區域內所有拼縫必須平整嚴密,不能漏風,建筑裝飾相當于手術室要求。
每間病房內應設置獨立的衛生間,通向外界的門應向外開啟,內門應向靜壓大的一側開啟。負壓隔離病房宜設不可開啟的密閉窗,并加裝窗簾等遮擋裝置。負壓隔離病房應增設門禁系統,限制患者的活動范圍。所有的診療護理工作及患者的生活活動均在病房內完成。
負壓隔離病房的送風口與排風口布置應符合定向氣流組織原則。送風口應設置在房間上部,排風口應設置在床頭附近,應利于污染空氣就近盡快排出。不同污染等級區域壓力梯度的設置應符合定向氣流組織原則,應保證氣流從清潔區→潛在污染區→污染區方向流動。相鄰相通不同污染等級房間的壓差(負壓)不小于5Pa,負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為病房衛生間、病房房間、緩沖間與潛在污染走廊。清潔區氣壓相對于室外大氣壓應保持正壓。
環揚負壓病房實驗室布局規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