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簡稱UASB反應器,是由荷蘭人在20世紀70年代初研制開發的。污泥床內沒有載體,是一種懸浮生長的消化器。UASB工藝具有厭氧過濾及厭氧活性污泥法的雙重特點,能夠將污水中的污染物轉化為再生清潔能源———沼氣。對于不同含固量污水的適應性較強,其結構、運行操作亦相對簡單,造價也相對較低,技術較成熟,正日益受到污水處理行業的重視,得到廣泛的歡迎和應用。
工作原理
UASB反應器的上部設置氣、液、固三相分離器,下部為污泥懸浮層區和污泥床區,廢水由反應器底部均勻泵入污泥床區,與厭氧污泥充分接觸反應,有機物被厭氧微生物分解成沼氣。液體、氣體與固形物形成混合液上升至三相分離器,使三者很好地分離。80%以上的有機物被轉化為沼氣,完成廢水處理過程。
UASB反應器廢水均勻的引入反應器的底部,污水向上通過包含顆粒污泥或絮狀污泥的污泥床。厭氧反應發生在廢水和污泥顆粒接觸的過程。在厭氧狀態下產生的沼氣(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引起了內部的循環,這對于顆粒污泥的形成和維持有利。在污泥層形成的一些氣體附著在污泥顆粒上,附著和沒有附著的氣體向反應器頂部上升。上升到表面的污泥撞擊三相反應器氣體發射器的底部,引起附著氣泡的污泥絮體脫氣。氣泡釋放后污泥顆粒將沉淀到污泥床的表面,附著和沒有附著的氣體被收集到反應器頂部的三相分離器的集氣室。置于集氣室單元縫隙之下的擋板的作用為氣體發射器和防止沼氣氣泡進入沉淀區,否則將引起沉淀區的絮動,會阻礙顆粒沉淀。
由于分離器的斜壁沉淀區的過流面積在接近水面時增加,因此上升流速在接近排放點降低。由于流速降低污泥絮體在沉淀區可以絮凝和沉淀。累積在三相分離器上的污泥絮體在一定程度上將超過其保持在斜壁上的摩擦力,其將滑回反應區,這部分污泥又將與進水有機物發生反應 。
創聯UASB特點
1.容積負荷高,UASB反應器內污泥濃度高,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內循環,傳質效果好,進水有機負荷超過普通厭氧反應器3倍以上。
2.節省投資和占地面積。UASB反應器容積負荷高,大大降低了反應器的基礎建設費用,特別適合用地緊張的工礦企業。
3.耐沖擊負荷(COD濃度大幅度波動)。
4.內部自動循環,不增加動力,節省動力消耗。
5.沼氣利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