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管理的對象是與實驗室有關的人、事、物、信息、經費等,因此實驗室管理主要包括:實驗室人力資源管理、質量管理、儀器設備與試劑管理、環境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實驗室設置模式與管理體制、管理機構與職能、建設與規劃等。 LIMS(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即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是實驗室管理科學發展的成果,是實驗室管理科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的產物,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存儲技術、快速數據處理技術等,對實驗室進行管理的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系統。其具體作用有以下方面:
1.提高樣品測試效率:測試人員可以隨時在LIMS上查詢自己所需的信息;分析結果輸入LIMS后,自動匯總生成分析報告。
2.提高分析結果可靠性:分析人員可以及時了解與樣品相關的信息;系統自檢報錯功能可以降低出錯的概率。另外,LIMS提供的數據自動上傳功能、特定的計算和自檢功能,消除了人為因素,也可保證分析結果的可靠性。
3.提高對復雜分析問題的處理能力:LIMS將整個實驗室的各類資源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工作人員可以方便地對實驗室曾經做過的全部分析樣品和結果進行查詢。因此,通過對LIMS存儲的歷史數據的檢錯,有可能得到一些對實際問題處理有價值的信息
4.協調實驗室各類資源:管理人員可以通過LIMS平臺,實時了解實驗室內各臺設備和人員的工作狀態、不同崗位待檢樣品數量等信息,能及時協調有關方面的力量化解分析流程出現“瓶頸”環節,縮短樣品檢測周期;調節實驗室內不同部門富余資源,盡可能地減少資源的浪費。
5.實現量化管理:LIMS可以提供對整個實驗室各種信息的統計分析,得到諸如設備使用率、維修率、不同崗位工人工作量、出錯率、委托樣品測試項目分布特點、實驗室全年各類任務的時間分布狀態、試劑或經費的消耗規律等信息。管理層能定量地評估實驗室各個環節的工作狀態,很好地實現實驗工作的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關系模式
1.實驗室是獲取數據并對數據進行科學分析的場所,實驗室工作流程的規范性在組織中是較好的,因此為實驗室進行信息化建設和量化管理提供了可能和基礎。
2.實驗室要適應新時期檢驗檢測工作的需求和市場環境,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要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就要建立現代組織管理制度,采用現代管理技術和工具。量化管理是各種現代管理理論的產物,是科學管理的實際應用。LIMS是一種現代管理技術和工具。所以量化管理和LIMS可以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升級傳統實驗室管理為現代實驗室管理。
3.量化管理要求在目標下分解任務,并參照目標評估任務執行情況,以控制執行過程,靠近和實現目標。量化管理的關鍵詞是分解、評估與控制。分解與控制都可以在管理層意志和制度下實現,評估是管理學上的難點,而評估才是推動量化管理成效的內在機制。任何管理手段都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實現目標,落腳點都在于提高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要提高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只有配之于績效管理才能實現。評估是績效管理的關鍵。只有公正、合理的評估才能使制度具有執行力。第三方評估是解決評估公平問題的有效途徑。LIMS的作用之一就是可以提供對整個實驗室各種信息的統計分析,從而為公平評估提供了可靠依據,所以LIMS有利于實現量化管理。
總結
1.實驗室信息化建設是大勢所趨,LIMS能顯著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
2.LIMS是信息技術與*管理理論的產物,因此LIMS的實施不但是系統的使用,而且是*管理理論的實踐。所以,只有配之以相應的管理制度建設,才能成功實施LIMS;
3.LIMS和量化管理是現代實驗室管理的標志,LIMS能實現實驗室的量化管理,能提高實驗室的信息化水平,而量化管理能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所以LIMS是基礎,量化管理是支撐,LIMS與量化管理相輔相成,共同推進實驗室的現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