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概述:
綠化種植土壤是指用于種植花卉、草坪、地被、灌木、喬木等植物的綠化用土壤,為自然土壤或人工配置土壤。
質量要求:
一般要求:
1、感觀:具備常規土壤外觀,如有一定疏松度,無明顯結塊,無明顯石塊、垃圾等雜物,常規土色,無明顯染色或異味。
2、有效土層:綠化種植土有效土層應滿足下表中的厚度要求。
3、土壤沒有明顯積水現象;除有地下空間、屋頂綠化等特殊隔離地帶,綠化種植有效土層下應無大面積的不透水層,否則應打碎或鉆孔,使土壤種植層和地下水能有效貫通。
4 、污泥、淤泥等不應直接作為綠化土壤,建筑垃圾應清除。
5 、綠化土壤種植前宜先進行消毒,其中花壇用土或對土壤病蟲害敏感的植物應先消毒處理后方可種植。
理化指標:
種植土的理化指標
參考標準 | 項目 | 項目指標 |
CJ/T340-2016園林綠化土壤 | 主要控制指標 | 銻、砷、鈹、鎘、鉻、銅、鉛、鎳、硒、銀、、鋅、汞 |
肥力控制指標 | 陽離子交換量、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鉀、有效硫、有效鎂、有效鈣、有效鐵、有效錳、有效銅、有效鋅、有效鉬、可溶性氯 | |
其他控制指標 | 石礫含量、田間持水量、穩定凋萎含水量、密度、濕密度、發芽指數、可溶性氯>180、交換性鈉、鈉吸附比、可溶性硼 |
安全指標
1、重金屬指標
1)水源涵養林等屬于自然保育的綠(林)地,其重金屬含量應控制在下表中I級范圍內;
2)公園、學校、居住區等與人接觸較密切的綠(林)地,其重金屬含量應控制在下表中II級范圍內;
3)道路綠化帶、工廠附屬綠地等有潛在污染源的綠(林)地或防護林等與人接觸較少的綠(林)地,其重金屬含量應控制在下表中III級范圍內;
4)廢棄礦地、污染土壤修復等重金屬潛在污染嚴重或曾經受污染綠(林)地,其重金屬含量應控制在下表中IV級范圍內。
參考標準 | 項目 | 項目指標 |
CJ/T340-2016園林綠化土壤 | 重金屬元素 | 銻、砷、鈹、鎘、鉻、銅、鉛、鎳、硒、銀、、鋅、汞 |
金屬元素分析 | 鋁、鋇、鈷、錳、鉬、釷、鈾、礬、鉍、鈣、鐵、鋰、鎂、鉀、硅、鈉、鍶、錫、鈦、硼、其它元素 |
2、種子發芽指數
應用于綠化種植土壤,種子發芽指數應大于80 %。
種植土壤檢測項目及分析方法
序號 | 項目 | 測定方法 | 方法來源 |
1 | 感觀 | 目測法 | |
2 | 有效土層 | 米尺測定(讀數精確到1.0 cm) | |
3 | pH值 | 電位法(水浸提) | LY/T 1239 |
4 | 全鹽量 | 質量法/電導率法(土水質量比1:5) | LY/T 1251 |
5 | 密度 | 環刀法 | LY/T 1215 |
6 | 有機質 | 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 | LY/T 1237 |
7 | 非毛管孔隙度 | 環刀法 | LY/T 1215 |
8 | 水解性氮 | 堿解-擴散法 | LY/T 1229 |
9 | 有效磷 | 鉬銻抗比色法 | LY/T 1233 |
10 | 速效鉀 | 火焰光度法 | LY/T 1236 |
11 | 陽離子交換量 | 乙酸銨交換法(酸性和中性土壤) 氯化銨-乙酸銨交換法(石灰性土壤) | LY/T 1243 |
12 | 質地 | 密度計法 | LY/T1225 |
13 | 石礫含量 | 篩分法 | 見附錄A |
14 | 總鎘 | KI-MIBK萃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40 |
15 | 總汞 |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41 |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6 | ||
16 | 總鉛 |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41 |
17 | 總鉻 | KI-MIBK萃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40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7 | ||
18 | 總砷 | 原子熒光法 | GB/T 22105.2 |
19 | 總鎳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9 |
20 | 總鋅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8 |
21 | 總銅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8 |
22 | 種子發芽指數 | 見附錄B |
國聯優勢
國聯質檢環境檢測單位,幫助過國內外5000余家大中小型事企業院校,以過硬的經驗積累、優秀的服務宗旨、完善的后期保障為客戶、行業提供更全面、更優質、更便捷的檢測咨詢服務。
合作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