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沼氣成分分析儀
SNC2000-MSG
沼氣發酵又稱為厭氧消化、厭氧發酵,是指有機物質(如人畜家禽糞便、秸稈、雜草等)在一定的水分、溫度和厭氧條件下,通過各類微生物的分解代謝,*終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可燃性混合氣體(沼氣)的過程。
工作原理:氣體傳感器采用紅外NDIR、電化學、熱導測試原理
應用領域:
各類罐體、地下施工、封閉半封閉受限空間作業、發酵工程、垃圾填埋場、垃圾氣化、生物制氣中對氣體成分含量的精確分析與監測,可以配置我們的報警器系列產品。
儀器特點:
維護成本低廉,會提供定期服務
分析一種或者多種氣體
內置精密氣泵,保證氣流均勻穩定
配備三防工程塑料箱,經久耐用
真彩觸摸顯示屏,操作更加方便簡單
數據自動存儲、可查閱,可導出
可擴展其他參數、可選配GPS、GPRS
參數列表:
氣 體 | 量 程 | 重復性 |
碳氫化合物/甲烷/瓦斯氣 | 0-99% | ±5% |
二氧化碳 | 0-25、99% | ±2% |
氨氣 | 0-1000ppm | ±1% |
氫氣 | 0-4% | ±1% |
氧氣 | 0-30% | ±1% |
硫化氫 | 0-500ppm | ±1% |
背景知識
中國是世界上*大的農業生產國,每年要產生大量的農業廢棄物。農業廢棄物主要是作物秸稈、畜禽糞便和農產品加工副產物。目前,中國每年產生作物秸稈約6億t,畜禽糞便21億t,農產品加工廢棄物1億t。這些農業廢棄物有相當一部分未得到有效的處理,不僅是資源的浪費,同時對環境也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通過厭氧生物消化的方法生產沼氣是實現農業廢物資源化和減少其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之一。
近幾年來,在、以及各級政府的大力推動下,以農村沼氣建設為突破口,大力推廣各類適用技術,沼氣生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農村沼氣方面,到2005年底已建成戶用沼氣池1807萬個,年產沼氣約65億m3,折合464萬t標準煤;建成以集約化畜禽養殖場為主的大中型沼氣工程3556處;在作物秸稈生物氣化方面,也從試點到開始逐步推廣。不論在推廣數量,還是在技術水平上,中國農村戶用沼氣在國際上都有重要的影響,并處于地位。但是,還遠未形成產業,離“產業化”還有很大差距。就沼氣產業化而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戶用沼氣局限問題。目前中國的沼氣生產主要還是以戶用小沼氣為主,池容一般只有幾立方米,產生的沼氣也主要用于農戶燒鍋做飯;而且,這些小沼氣的建設大都是在國家支持的情況下建設的,如果沒有國家的支持,推廣起來是非常困難的。因此,盡管中國小沼氣發展勢頭良好,數量很大,但規模小、技術水平低、沼氣的利用更多的是“自產自消”型。這種小沼氣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無法形成規模化和形成產業。
(2)沼氣工業化生產問題。門的大中型沼氣站主要建在規模化的畜禽養殖廠,受養殖廠數量、規模和地域的限制,其數量有限,規模也不大(以幾百m3。的為多)。與其他行業大型沼氣廠相比,門所謂的“大中型沼氣”實際上是非常小的。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大型沼氣廠建在污水處理廠的較多,主要用于消化污水好氧生物處理產生的剩余污泥,其規模一般都在幾千到幾萬m3。例如,中國*大的沼氣生產廠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共有16個消化罐,每個消化罐的容積為7850m3,總容積達12.56萬m3。中國北京和天津市政設計院設計的、用于污泥消化的單體消化罐的容積*大已達10500m3。要實現農業系統沼氣生產的產業化,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是前提,因為,產業化就意味著必須工業化。
(3)沼氣高值利用問題。沼氣的利用途徑單一,利用價值較低,影響了沼氣產業化的形成和發展。目前,戶用小沼氣主要用于燒鍋做飯,利用價值非常低;較大規模的沼氣廠生產的沼氣也主要用于炊事、供熱等,少數用于發電,其利用價值也不高。在中國的許多地方,沼氣基本是福利性的供給,收費很低甚至免費供給。沼氣的價值得不到應有的體現,生產者得不到收益就沒有積極性。沒有人愿意投資這樣的行業,沼氣行業就不可能大發展,也就無法形成一個獨立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