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改造污水處理設備
工藝介紹:
生活污水處理按照流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1、階段:格柵、沉淀池主要去除懸浮顆粒物和部分BOD。該階段一般作為后續階段的預處理單元。
2、第二階段:生物濾池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性污染物質。
3、第三階段:人工濕地可進一步去除第二階段未能降解的有機物和氮、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
適用范圍:適用于布局相對分散、人口規模較小、水量偏低、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莊。
工藝分析:
生活污水首先通過下水道進入庭院式一體化設備,在其中經過物理和生物作用后大部分污染物得以去除,之后再進入一小塊人工濕地,污染物通過濕地基質的過濾吸附、濕地植物根系的吸收、好氧與厭氧生物菌群的分解作用被去除,從而使污水得以凈化。處理過的廢水可以達到回用水水質要求,可直接進入出水管至排放區域。
產品特點
1、埋設于地表以下,設備上面的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溫。
2、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其處理效果優于*混合式或二級串聯*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池中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僅需三個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4、該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規高空排氣,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
5、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和設備故障報警系統,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人工濕地凈化技術的原理:污水進入濕地系統,污水中的固體顆粒直接碰到基質顆粒表面被攔截。物理過濾和吸附作用是濕地系統對污水中的污染物進行攔截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濕地植物和所有進行光合自養的有機體一樣,具有分解和轉化有機物和其他物質的能力。植物的根系能吸附和富集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植物為微生物的吸附生長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積。植物還能夠為水體輸送氧氣,增加水體的活性。濕地系統中的微生物是降解水體中污染物的主力軍。好氧微生物通過呼吸作用,將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厭氧細菌將有機物質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硝化細菌將銨鹽硝化;反硝化細菌將硝態氮還原成氮氣,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作用,污水中的主要有機污染物都能得到降解同化,成為微生物細胞的一部分,其余的變成對環境無害的無機物質回歸到自然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