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除塵器于1885年開始使用,已發展成為多種形式。按氣流進入方式,可分為切向進入式和軸向進入式兩類。在相同壓力損失下,后者能處理的氣體約為前者的3倍,且氣流分布均勻。
旋風除塵器是由進氣管、排氣管、圓筒體、圓錐體和灰斗組成。旋風除塵器結構簡單,易于制造、安裝和維護管理,設備投資和操作費用都較低,已廣泛用于從氣流中分離固體和液體粒子,或從液體中分離固體粒子。在普通操作條件下,作用于粒子上的離心力是重力的5~2500倍,所以旋風除塵器的效率顯著高于重力沉降室。利用這一個原理基礎成功 出了一款除塵效率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旋風除塵裝置。在機械式除塵器中,旋風式除塵器是效率 高的一種。它適用于非黏性及非纖維性粉塵的去除,大多用來去除5μm以上的粒子,并聯的多管旋風除塵器裝置對3μm的粒子也具有80~85%的除塵效率。選用、蝕和腐蝕的特種金屬或陶瓷材料構造的旋風除塵器,可在溫度高達1000℃,壓力達500×105Pa的條件下操作。從技術、經濟諸方面考慮旋風除塵器壓力損失控制范圍一般為500~2000Pa。因此,它屬于中效除塵器,且可用于高溫煙氣的凈化,是應用廣泛的一種除塵器,多應用于鍋爐煙氣除塵、多級除塵及預除塵。它的主要缺點是對細小塵粒(<5μm)的去除效率較低。
含塵氣體在旋轉過程中產生離心力,將密度大于氣體的顆粒甩向器壁,顆粒一旦與器壁接觸,便失去慣性力而靠入口速度的動量和向下的重力沿壁而下落,進入排灰管。旋轉下降的外旋氣流在到達椎體時,因圓錐形的收縮而向除塵器 靠攏,其切向速度不斷提高。當氣流到達椎體下端某一位置時,便以同樣的旋轉方向在旋風除塵設備中由下回旋而上,繼續做螺旋運動。 終,凈化氣體經排氣管排除器外,通常稱此為內旋流。一部分未被捕集的顆粒也隨之排出。
特點:
旋風除塵器結構簡單,器身無運動部件,不需要的附屬設備,占地的面積小,制造、安裝投資較少。
旋風除塵器操作、維護簡單,壓力損失中的,動力消耗不大,運轉、維護費用較低,對于大于10µm的粉塵有較高的分離效率。
旋風除塵器操作彈性較大,性能穩定,不受含塵氣體的濃度、溫度限制。對于粉塵的物理質無要求,同時可根據生產工藝的不同要求,選用不同材料制作,或內襯各種不同的、耐熱材料,以提高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