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聚丙烯酸鈉
外文名:Sodium polyacrylate
中文別名:2-丙烯酸鈉均聚物; 聚丙烯酸鈉(系列); 聚丙烯酸鈉(PAAS); S聚丙烯酸鈉; 聚丙烯酸鈉 MW~5100; 聚丙烯酸鈉 MW ~15000; 聚丙烯酸鈉 MW ~8000
分子式:(C3H3NaO2)nCAS號9003-04-7
折射率:nD20 1.43
密 度:1.32g/mLat 25°C
聚丙烯酸鈉是一種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和重要化工產品,固態產品為白色(或淺黃色)塊狀或粉末,液態產品為無色(或淡黃色)粘稠液體。溶解于冷水、溫水、甘油、丙二醇等介質中,對溫度變化穩定,具有固定金屬離子的作用,能阻止金屬離子對產品的消極作用,是一種具有多種特殊性能的表面活性劑。

化學性質:是—種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商品形態的聚丙烯酸鈉,相對分子質量小到幾百,大到幾千萬,外觀為無色或淡黃色粘稠液體、凝膠、樹脂或固體粉末,易溶于水。因中和程度不同,水溶液的pH一般在6-9。能電離,有或無腐蝕性。易溶于氫氧化鈉水溶液,但在氫氧化鈣、等水溶液中隨堿土金屬離子數量增加,先溶解后沉淀,無毒。
產品性質:分子量:3000-5000萬黏度:2000-2500mPa.s(0.2%水溶液、25℃、2#轉子、6rpm)PH值:8-9(0.1%水溶液、25℃)產品粒度:白色粉末分子量大,并且是電解質,水溶液呈現很高的黏度。黏度約為CMC、海藻酸鈉等的15-20倍。根據溶液的不同濃度及用醋酸等改變PH值,可以調整其水溶液的黏度。熱穩定性強,200℃下幾乎不分解水溶液和鐵、鈣、鎂等二價金屬離子結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凝膠。與瓜兒豆膠等其他增稠劑復配使用,其水溶液的黏度會有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可用相對較少的添加量得到相同黏度的水溶液。
聚丙烯酸鈉上游下游原料信息:
1、上游原料:丙烯酸,氫氧化鈉
2、下游產品:燒堿、增稠劑、緩蝕劑、造紙助留助濾劑
作用用途:食品級聚丙烯酸鈉
1、增稠劑。在食品中有如下功效:(1)增強原料面粉中的蛋白質粘結力。(2)使淀粉粒子相互結合,分散滲透至蛋白質的網狀結構中。(3)形成質地致密的面團,表面光滑而具有光澤。(4)形成穩定的面團膠體,防止可溶性淀粉滲出。(5)保水性強,使水分均勻保持于面團中,防止干燥。(6)提高面團的延展性。(7)使原料中的油脂成分穩定地分散至面團中。
2、作為電解質與蛋白質相互作用,改變蛋白質結構,增強食品的粘彈性,改善組織。
3、應用舉例:(1)面包、蛋糕、面條類、通心面、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改善口感和風味。用量0.05%。(2)水產糜狀制品、罐頭食品、紫菜干等,強化組織,保持新鮮味,增強味感(3)調味醬、番茄沙司、蛋黃醬、果醬、稀奶油、醬油,增稠劑及穩定劑。(4)果汁、酒類等,分散劑。(5)冰淇淋、卡拉蜜爾糖,改善味感及穩定性。(6)冷凍食品、水產加工品,表面膠凍劑(保鮮)。
4、由于在水中溶解較慢,可預先與砂糖、粉末淀粉糖漿、乳化劑等混合,以提高溶解速度。
5、作糖液、鹽水、飲料等的澄清劑(高分子凝聚劑)。
使用*:按照我國食品添加劑標準規定。
食品安全:國外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將聚丙烯酸鈉用于多種食品的增稠、增筋和保鮮等, 是美國FDA、日本厚生省等批準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2000年中國衛生部也正式批準為食品級增稠劑。
國家標準號為:HG/T2838-2010。標準規定產品外觀為無色至黃色液體,固含量大于等于30%。高相對分子質量的用于絮凝劑。
水處理劑——分散劑:小相對分子質量的用于水處理,可在堿性和中濃縮倍數條件下運行而不結垢。PAAS能將碳酸鈣、硫酸鈣等鹽類的微晶或泥沙分散于水中而不沉淀,從而達到阻垢目的。PAAS是一種常用的分散劑,除了用于水處理,還廣泛大量應用于造紙、紡織、印染行業做漿料分散劑,用于陶瓷工業做碳酸鈣分散劑,用于涂料行業做顏料分散劑等。工業聚丙烯酸鈉聚丙烯酸鈉是成熟工業產品,有行業標準。
水處理劑——絮凝劑聚丙烯酸鈉是一種線狀、可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鏈上的羧基由于靜電相斥作用,使得曲繞的聚合物鏈伸展,促成具有吸附性的功能團外露到表面上來,由于這些活性點吸附在溶液中懸浮粒子上,形成粒子間的架橋,從而加速了懸浮粒子的沉降。作為絮凝劑的聚丙烯酸鈉其相對分子質量可達幾百萬,其商品形態為黃色粘稠液體,固含量或達8%許,相應特性粘數η≥3.40。
操作安全指南:穿戴適當的。不慎與眼睛接觸后,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征求醫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