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軸立式加工中心油霧濾芯
1. 油霧在引風機負壓引導下,從凈化器進風口進入油霧凈化器的入口模塊,入口模塊可為后續凈化模塊均勻輸送空氣。
2. 隨后,油霧進去油霧凈化器的靜電過濾模塊。乳化液油霧和精細油霧主要在該模塊內部的荷電電場被清除。
3. 荷電電場采用電暈放電,形成電暈電場,電暈電場異極間具有10-15千伏特的電位差,使不導電的氣體分子經分解或電子附著成為自由離子,油煙霧粒子因此被電離,并帶上電荷。這一過程,簡稱為 “荷電”。
4. 附著電荷的油煙霧粒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從荷電電場向吸附電場運動。在吸附電場中,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荷電油煙霧粒子向其極性相反方向運動,最終被吸附在電極板上,帶電粒子在集塵電極上釋放電荷,并聚集成油滴,最終回集油區回收。
5. 經過以上工序,3種油霧,被凈化后,基本只剩下煙霧,煙霧進入后置HEPA過濾模塊,進行最終的過濾。
6. 潔凈氣體,在風機負壓的作用下,經風機,排入空氣中。
五軸立式加工中心油霧濾芯
一般情況下,機械霧化過程產生的油霧主要以液滴形態存在,液滴直徑范圍較寬,通常為2~10 um。蒸發產生的油蒸汽在冷凝過程中也會形成直徑非常細小的冷凝懸浮體,粒徑通常為2 um以下。研究表明,車間里大氣中油霧粒徑的**大分布區為1 um,對磨床周圍油霧粒徑的測試結果表明95%的液滴直徑小于3um。潤滑劑的大量蒸發使加工車間空氣中的總烴含量比油霧測試值大得多,但是醫學研究證明,油蒸汽和大顆粒液滴對人體肺部的危害相對較小。以油蒸汽形態存在的油霧被吸入肺部又被呼出,它們并不會被肺泡捕獲,而大顆粒的油滴無法通過鼻子和支氣管進入肺部。只有以液滴形式存在,且直徑小于5 um的油霧顆粒才能順利到達肺泡,并在肺部沉淀,從而造成對人體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