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食品廠污水處理設備
一、食品廠污水主要來源:
食品加工廠污水主要來源于食品清洗、加工、包裝等污水,根據食品的種類污染物成分略有不同,近幾年來,處理食品加工廠污水處理主要采用A/O生物處理工藝,用以解決污水脫氮的主要方法。
二、食品廠污水A/O工藝脫氮方法特點:
1、利用系統中培養的硝化菌及脫氮菌,同時達到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機物及氨氮的目的,與經普通活性污泥法處理后再增加脫氮三級處理系統相比,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電耗低、占地面積少。
2、A/O生物處理系統產生的剩余污泥量較一般生物處理系統少,而且污泥沉降性能好,易于脫水。
3、A/O生物法較一般生物處理系統相比耐沖擊負荷高,運行穩定。
4、A/O生物處理系統因將NO2-N轉化成N2,因此不會出現硝化過程中產生NO2-N的積累,而1mg/ NO2-N會引起1.14mgCOD值,因此只硝化時,雖然氨氮濃度可能達標,但COD濃度卻往往超標嚴重。采用A/O生物處理系統不僅能解決有機污染,而且還能解決氮和磷的污染,使氨氮的出水指標小于15mg/l。總之,經過本工藝流程,出水的各項指標均能達到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B排放標準。
5、利用系統中培養的硝化菌及脫氮菌,同時達到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機物及氨氮的目的,與經普通活性污泥法處理后再增加脫氮三級處理系統相比,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電耗低、占地面積少。
6、A/O生物處理系統產生的剩余污泥量較一般生物處理系統少,而且污泥沉降性能好,易于脫水。
7、A/O生物法較一般生物處理系統相比耐沖擊負荷高,運行穩定。
三、食品廠污水處理設備處理流程圖:
一、工藝屬于生物膜法,具有以下優點和特點:
1、生物池內設置填料,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好,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體量都高于生物接觸氧化法
2、生物池內設置填料,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好,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體量都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氣池及生物濾池,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3、由于相當一部分微生物固著生長在填料表面,生物接觸氧化法可不設污泥回流系統,也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方便;
4、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屬于*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5、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當有機物容積負荷較高時,其F/M(F為有機基質量,M為微生物量)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產量可相當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
四、食品廠污水處理設備的工藝流程說明:
污水由排水系統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站的格柵井,過濾大固體物,厭氧分解其中的大分子有機物,然后進入調節池,進行均質均量,調節池中設置液位控制器,再經液位控制儀傳遞信號,由提升泵送至一體化設備的厭氧池,經好氧處理流入消毒池進行消毒處理,消毒出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網。
由格柵截留下的雜物定期裝入小車傾倒至垃圾場,一體化沉淀池中的污泥部分排入化糞池進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排,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再處理。
五、食品廠污水處理設備的工藝原理:
A/O工藝是從生物膜法派生出來的一種廢水生物處理法,即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裝填一定數量的填料,利用棲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應的氧氣,通過生物氧化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達到凈化目的。
工藝將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聯在一起,在缺氧段異養菌將污水中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3、NH4+)。在好氧段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氧型細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在充足供氧條件下,自養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NH4+)氧化為NO3-,通過回流控制返回至缺氧段,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N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污水無害化。
六、食品廠污水處理設備的工藝特點:
(1)工藝流程簡單,構筑物少,運行靈活,管理方便。
(2)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3)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可實現脫碳、脫氮除磷。
(4)污泥量少,污泥性質穩定,污泥處理費用低。
(5)能承受水量、水質沖擊負荷。
(6)污水處理系統自動化較高、管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