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監測系統項目背景:近年來,由于我國農業人口的減少,剩余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增加,國家實行了進一步的土地流轉政策,土地從零散型走向集約化。而在農村農業生產仍然以傳統生產模式為主,傳統耕種只能憑經驗施肥灌溉,不僅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對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十三五”以來政府陸續出臺智慧農業的相關政策,通過信息化建設、物聯網應用、智能化應用,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開展農業物聯網示范,強化“三農”信息服務。
智慧農業是集新興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為一體,依托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的各種傳感節點和無線通訊網絡實現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運用互聯網+“農業”,改造整個農業產業鏈,是農業更具有“智慧”,打造現代新型農業生產模式,實現農業生產的安全、綠色、環保、增產、增收、良性持續發展的目的。
智慧農業監測系統簡介
本系統產品是采用一款高度集成的傳感器芯片,芯片全量程標定的485輸出,具有*的可靠性的長期穩定性。配合河北品高電子科技自主研發集采集,顯示,上傳,控制四大功能與一體的農業主機,針對環境參數實時顯示數據,并可通過內置4G傳輸模塊上傳至農業大數據管理系統,同時主機自帶繼電器控制,可實現自動聯動棚內基礎硬件設備的開啟和關閉,從而達到室內外環境均衡,為植物營造最佳的生長環境。
傳感器響應速度快、有很高的性價比。每個傳感器芯片都在精確的恒溫室中進行標定,以鏡面冷凝式露點儀為參照。通過標定得到的校準系數以程序形式儲存在芯片本身的OTP 內存中。通過農業主機進行調整,使外圍系統集成變得快速而簡單。
1.監測點位
1)設計流程:
a 運用氣體重量和監測點建立監測網;
b 建立工作基點安裝農業主機設備
c 數據自動采集及傳輸;
d 通過對數據的處理、對比,分析當前的環境情況。
e 通過環境情況自動做出預警,聯動當前硬件設備的運行和關閉
f 繪制數據分析曲線圖,提交資料。
2)設備安裝要求:
a 遠離大功率無線電發射源
b 遠離高壓輸電線和微波無線電傳送通道
c 盡量靠近數據傳輸網絡
d 遠離強電磁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