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she局、云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編制的《云南省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指南(試行)》,該技術指南是根據《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理技術標準》(GB/T 51435-2021)要求,結合云南省實際情況,開展實地調研,總結實踐經驗,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指南中通過統一規范熱解處理技術、生物處理技術、區域性焚燒處理方案、小型衛生填埋設置、污染排放許可控制、處理和監測設備運行維護。規范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逐步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水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技術選擇應充分考慮本地區居民生活方式、消費習慣、農業生產方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自然資源及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等因素綜合確定。鼓勵采用技術成熟、經濟合理、易控易管、節能低碳的處理工藝。
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等除符合本指南外,尚應遵照國家、行業現行有關規范及標準相關規定執行。
指南中還明確了監測要求,生活垃圾熱解爐運行企業應按照有關法律和《環境監測管理辦法》等規定,建立企業監測制度,制定監測方案,并向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備案。對污染物排放狀況及其對周邊環境質量的影響開展自行監測,保存原始監測記錄,并定期公布監測結果。
生活垃圾污染物排放狀況惡臭電子鼻監測系統
生活垃圾污染物排放狀況惡臭電子鼻監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