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分散式污水處理設備
分散式污水處理設備提高了沉淀效率,產生的污泥量少,凈化處理效率高,實現污水和污泥綜合處理,達到*、*,不造成二次污染,利于中水回用,減少水資源浪費,設備結構緊湊,占用面積小,可間斷水流及埋于地下使用,可廣泛應用于不宜建大型污水處理廠的地方。
魯盛環保分散式污水處理設備,首先將分散污水接入高效一體化生物反響器,應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完成污水中有機物和氨氮的有效去除;出水再進入濕地系統,應用系統中適合的填料及水生景觀經濟作物進一步去除N、P,使出水COD、N、P全面達標。將生物處置與生態處置技術有機分離,充沛發揮各自的優勢,到達既儉省本錢和運轉費用,又能獲得穩定的除磷脫氮效果的目的。
分散式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1、收集的生活廢水直接進入厭氧池,池內的厭氧環境使有機廢水發生生物降解;廢水然后流入調節池,該池既起調節水質水量作用,又可使回流水在池內發生反硝化作用。厭氧池與調節池為組合結構,設置在地下,內置組合式填料,回流水折向平流。廢水在厭氧調節池中進行的硝化和反硝化反應,廢水中的氮含量大大下降。
2、廢水通過水泵提升,首先經由射流脈沖布水器,行高壓水射流充氧,射流充氧脈沖布水器對厭氧出水充氧,為后續的好氧過程提供預充氧處理。經噴射器后厭氧出水中溶解氧可增加2~3mg/L,然后射流充氧后的廢水進入高穩定性能的電子時間控制脈沖布水器進行脈沖布水。射流充氧和脈沖布水在密封環境中進行,可有效防止廢水不良氣味向環境擴散。
3、經射流脈沖布水器充氧后的廢水在滴濾塔進行好氧生物降解,滴濾塔設計成2~3層,有通風孔,內置陶瓷填料,具有一定的除磷效果,降解后的廢水在塔底水箱收集,水箱有沉淀池功能,回流水與脫落的生物膜由底部返回厭氧調節池,出水進入人工濕地。滴濾塔采用時控脈沖布水,可提高滴濾塔復氧效果,且布水均勻,無動力消耗。
4、出水在人工濕地(6)作進一步生物降解,濕地設計成潛流式,內置適宜的煤渣、石膏、卵石等填料,表層種植蘆葦、香蒲、鳶尾等濕地植物。當廢 水流經濕地時,固體物被人工基質及濕地植物根系阻攔截留,有機質通過生物膜的吸附,同化及異化作用而得以去除。因濕地植物根系對氧的傳遞釋放,濕地床層及其周圍的微環境中依次呈現出好氧、缺氧和厭氧狀態,有利于硝化、反硝化作用及微生物對磷的過量積累作用,達到除氮磷的效果,最后通過濕地基質的定期更換或植物收割使污染物質最終從系統中去除。出水穩定達到GB18918-2002標準后外排。
小型分散式污水處理設備各種構筑物、設備簡介與主要技術參數
⒈調節化糞池
調節化糞池主要起著破壞大分子鏈,提高廢水可生化性,腐爛糞便等有機物的作用?;S池內的污泥應定期清掏,根據污水溫度的高低和當地的氣候條件來決定,每年清掏1—2次。清掏間隔時間也不宜過短,否則,化糞池中的污泥還沒有*消化分解。另外。清掏污泥時應遺留一定的污泥量(約20%),以利于“新”污泥的消化分解?;S池清掏的污泥應進一步做無害化處理或處置。新建化糞池有效容積為0.75m3,,污水經化糞池后,再進入下一步污水處理系統。
⒉格柵井
污水經化糞池進入污水調節池前要設格柵,是為了攔截污水中較大的雜物和懸浮物,防止這些雜物堵塞水泵和影響下一步的處理工藝過程。格柵井有效容積為0.3m3。
⒊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工藝是集沉淀、吸附、生物凝聚、生物降解于一體的高效處理單元,能大幅度去除污水內的懸浮物或有機物提高污水可生化性。新建水解酸化有效容積為0.75m3。
設計參數為水力停留時間:T=3.0h。有機負荷:F=1KgCOD5/(m3•d)。池型:單級串聯式。材料與設備:污泥回流管。
分散式污水處理設備技術效果:
(1)通過設置縱向活動隔板可以改變厭氧池和缺氧池的體積比,從而根據來水的COD值改變COD處理效率,保持缺氧池穩定的COD含量,防止好氧池消耗COD產生大量污泥。
(2)將傳統的好氧池除磷階段前移至混凝沉淀池,采用混凝除磷,提高除磷效率,磷元素的缺乏抑制了好氧池COD降解細菌的增殖和降解活動,使好氧池成為單一硝化反應池,降低其剩余污泥產量;
(3)好氧池僅設有單一硝化菌種,與現有技術相比減少了COD降解細菌的影響,提高了脫氮效率,且減少了外加碳源,配合厭氧池與缺氧池根本上解決污泥產量大的難點。
分散式污水處理設備優點:
(1)效率高。該工藝對廢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均有較高的去除效果。當總停留時間大于54h,經生物脫氮后的出水再經過混凝沉淀,可將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標也達到排放標準,總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 流程簡單,省,操作費用低。該工藝是以廢水中的有機物作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貴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設置有脫固定氨的裝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過程中產生的堿度相應地降低了硝化過程需要的堿耗。
(3) 缺氧反硝化過程對污染物具有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機物的去除率分別為62%和36%,故反硝化反應是為經濟的節能型降解過程。
(4) 容積負荷高。由于硝化階段采用了強化生化,反硝化階段又采用了高濃度污泥的膜技術,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濃度,與國外同類工藝相比,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5) 缺氧/好氧工藝的耐負荷沖擊能力強。當進水水質波動較大或污染物濃度較高時,本工藝均能維持正常運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簡單。通過以上流程的比較,不難看出,生物脫氮工藝本身就是脫氮的同時,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