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的來源
產生污水的主要部門和設施有:診療室、化驗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像洗印、手術室等排水;醫院行政管理和醫務人員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污水等。
醫院污水的成分
醫院污水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藥物、消毒劑、診斷用劑、洗滌劑,以及大量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蟲卵及各種病毒,如蛔蟲卵、肝炎病毒、結核菌和痢疾菌等。醫療污水是一種低濃度污水,水質與一般生活污水類似,其中除含有有機的和無機的污染物,如各種藥物、消毒劑、手術遺棄物等污染物,還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和寄生蟲,成份較為復雜。與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相比,它具有水量小,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等特征,不經有效處理會成為一條疫病擴散的重要途徑和嚴重污染環境。
污水直接排放的危害
該廢水如未經處理而直接排入水體,必然會污染水源,尤其是傳染性病菌及病毒會傳播疾病。會對周圍水域及土壤等造成較嚴重的污染,危害人們的健康。
醫院污水的收集方法
醫院/醫療污水一般在醫院病房樓建設時就已經設計好了相關的污水排放管網,污水排放后經過污水管網統一的收集和處理。相對落后的地區,比如農村、山區等小型的診所及醫療機構目前仍以直排為主。像這種分散性的醫療污水需要建設污水調節池統一排放到調節池然后統一進行處理及消毒。
醫療污水的處理工藝
醫療污水中有機成份較高與生活污水類似,BOD5/CODcr≥0.45,可生化性較好,常規醫療污水均采用生化處理法(WSZ-AO)。經過處理后的污水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消毒處理后才可以達標排放。不同性質醫院產生的污水也有很大不同。醫院污水組成成分較一般生活污水更為復雜,除了采用生化處理法還可以采用更為*的MBR膜處理工藝。MBR處理工藝出水效果更好。
醫院/醫療污水經過處理后,污水中還含有大量的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蟲卵及各種病毒,這些細菌、病毒及微生物需要采取專用的消毒設備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