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O-F-1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WSZ-AO系列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采用優良的污水處理技術和更靈活的方式滿足需求,產品不僅減少了對環境的過度依賴,而且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我公司每一臺設備都由技術團隊針對您的污水指標、排放標椎和空間地形做定制化生產,達到最jia處理效果,7*24小時在線,歡迎zi詢。
國內外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很多,其中主要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種,我們常見的普通曝氣法、氧化溝法、A/B法、A2/O法屬于前者,生物轉盤、接觸氧化法屬于后者。WSZ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是將一沉池、I、II級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集中一體的設備,并在I、II級接觸氧化池中進行鼓風曝氣,使接觸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有效的結合起來,同時具備兩者的優點,并克服兩者的缺點,使污水處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WSZ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適用于住宅小區、村莊、村鎮、辦公樓、商場、賓館、飯店、療養院、機關、學校、部隊、醫院、高速公路、鐵路、工廠、礦山、旅游景區等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屠宰、水產品加工、食品等中小型規模工業有機廢水的處理和回用。經該設備處理的污水,水質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一級B標準。
WSZ-AO-F-1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主要處理手段是采用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法,組合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設計主要是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處理水質參數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計算,進水BOD5按200mg/L計。
主要的組成部分:1.水解酸化池;2. 接觸氧化池;3. 雜質沉淀池;4.消毒處理;5.污泥好氧消化池。
1. 水解酸化池
該工藝主要處理的就是對污水處理前進行預處理,將水中的廢水進行一定的厭氧發酵,將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這是對污水處理前比較重要的步驟,可以直接影響后期的污水處理的效率和處理時間,可以大程度的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和減少消耗。
2. 接觸氧化池
氧化池根據水處理的污染程度不同分為好幾個等級,普通型和加強型。一般根據處理的時間進行判斷。處理時間不大于四個小時就使用普通型的氧化池,處理時間在4-6小時之間的使用加強型的氧化池。主要是使用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至接觸氧化池進行生化處理。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凈化,好氧菌以填料為載體,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鹽類,從而達到凈化目的。好氧菌的生存,必須有足夠的氧氣,即污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以達到生化處理的目的。好氧池空氣由風機提供,池內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該填料表面積比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池底采用旋混式曝氣器,使溶解氧的轉移率高,同時有重量輕、不老化、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接觸池氣水比在12:1左右。(0.5-5 m3/h接觸池為二級)
3. 沉淀池
污水經過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后出水自流進入沉淀池,進一步沉淀去除脫落的生物膜和部份有機及無機小顆粒,沉淀池是根據重力作用的原理,當含有懸浮物的污水從下往上流動時,由重力作用,將物質沉淀下來。沉淀池上部設可調出水堰,以調節出水水位;下部設錐形沉淀區和污泥氣體裝置,氣源由風機提供,污泥采用氣提方式輸送至污泥好氧消化池。
4. 消毒處理
消毒池按規范標準為30分鐘,若是醫院污水,消毒池增加停留時間至1-1.5小時。
WSZ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工藝特點:
1)采用定期水反洗、化學反洗及化學清洗工藝保證了膜組件的產水能力和膜通量。
2)跨膜壓力(TMP)低,通常為0.01~0.06 MPa,可利用虹吸原理而無需外加抽吸動力即可產水,系統運行費用低。
3)mbr工藝采用缺氧和好氧組合形式。污水入缺氧區,在此將大分子量長鏈有機物分解為易生化的小分子有機物,然后污水進入好氧區進行有機物生物降解,同時進行生物硝化反應,并通過回流到缺氧區進行反硝化,完成脫氮功能。
好氧區,在硝化菌的作用下進行如下化學反應:
2NH4++3O2→2NO2-+4H++2H2O
2NO2-+O2→2N03-。
缺氧區.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進行如下化學反應:
6NO3-+2CH30H→6NO2-+2CO2↑+4H20
2N02-+3CH3OH→3N2↑+3H20+60H-+3C02。
WSZ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技術
MBR膜生物流化床工藝
用于污水深度處理,能在原有污水達標排放的基礎上,經過生物流化床和陶瓷膜分離系統,進一步降低COD、NH-N、濁度等指標,一方面可直接回用,另一方面也可作為RO脫鹽處理的預處理工藝,替代原有砂濾、保安過濾、超濾等冗長過濾流程,同時有機物含量的降低大大提高RO膜使用壽命,降低回用水處理成本,無機陶瓷膜分離系統,
WSZ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技術原理:
污水處理主要去除有機物、氮、磷等三類物質,有機物主要通過微生物呼吸及同化作用,分別通過CO2的揮發及剩余污泥的排放進行去除;生物脫氮則經歷氨化反應、硝化反應、反硝化反應形成N2得以去除。在氨化菌作用下,有機氮首先被分解轉化為氨態氮,然后在有氧狀態下,利用無機碳為碳源將NH4+轉化成NO2-,再氧化成NO3-,最后在缺氧狀態下,反硝化菌將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還原成N2,其中,硝酸鹽中的氧作為電子受體,以有 機物作為電子供體,提供能量并被氧化穩定。生物除磷則經歷除磷菌的過量攝取磷、磷釋放、富磷污泥的排放對磷進行去除。好氧條件下,除磷菌利用廢水中的BOD5或體內貯存的聚b-羥基丁酸的氧化分解所釋放的能量來攝取廢水中的磷,一部分磷被用來合成ATP,另外絕大部分的磷則被合成為聚磷酸鹽而貯存在細胞體內;在厭氧條件下,除磷菌分解體內的聚磷酸鹽而產生ATP,并利用ATP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攝入細胞內,以聚b-羥基丁酸等有機顆粒的形式貯存于細胞內,同時還將分解聚磷酸鹽所產生的磷酸排出體外;因為在好氧條件下所攝取的磷比在厭氧條件下所釋放的磷多,最后通過將多余剩余污泥排出系統而達到除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