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排污特點和國家環境保護有關規定小編特地整理出實驗室的“三廢”解決方案。為防止實驗室污染環境,實驗室污染物應該分類收集,分類集中處理, 達標排放。實驗室污染物主要有廢氣、廢水、廢渣等,由于其排污排污量小,比較分散,而且成分復雜,一般不采用工業化的處理方法。
含砷廢液:①加入氧化鈣,調節pH 為7,生成鈣和亞鈣沉淀。或調節pH10 以上,加入硫化鈉與砷反應,生成難熔、低毒的硫化物沉淀。②在含砷廢液中加入FeCl3,使Fe/As達到50,然后用消石灰將廢液的pH值控制在7-10。利用新生氫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淀的吸附作用,除去廢液中的砷。放置一夜,分離沉淀,達標后,排放廢液。
含的廢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至pH9.8 以上,再加入3.9% 的使CN—氧化分解。CN—含量高的廢液可用堿性氯化法處理,即先用堿調至pH值大于10,再加入漂白粉(次氯酸鈉),使CN—氧化成氰酸鹽,并進一步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氮氣。在pH10以上加入使CN—氧化分解。
含汞鹽的廢液:①硫化物共沉淀法:先將含汞鹽的廢液調至pH8~10,然后加入過量硫化鈉,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 再加入共沉淀劑,生成的硫化鐵將水中的懸浮物硫化汞微粒吸附而共沉淀,靜置后分離,再離心過濾,清液中的含汞量降到0.02mg·L-1以下,可直接排放。少量殘渣可埋于地下,大量殘渣用焙燒法回收汞、或再制成汞鹽。但要注意,一定要在通風櫥內進行。②還原法:用銅屑、鐵屑、鋅粒、等作還原劑,可以直接回收金屬汞。
含鉻廢液量較大的是廢鉻酸洗液,可用氧化法使其再生,繼續使用。方法是:先在110~130℃下不斷攪拌加熱濃縮,除去水分后,冷卻至室溫,緩緩加入粉末,每1000mL中加入10g左右,直至溶液呈深褐色或微紫色(注意不要加過量),邊加邊攪拌,然后直接加熱至有三氧化硫出現,停止加熱。稍冷,通過玻璃砂芯漏斗過濾,除去沉淀,冷卻后析出紅色三氧化鉻沉淀,再加適量硫酸使其溶解即可使用。少量的洗液可加入廢堿液或石灰使其生成氫氧化鉻沉淀,將廢渣埋于地下。
含鎘廢液的處理:①離子交換法:利用Cd2+離子比水中其它離子與陽離子交換樹脂有更強的結合力,優先交換。②氫氧化物沉淀法:在含鎘的廢液中投加石灰,調節pH值至10.5以上,充分攪拌后放置,使鎘離子變為難溶的Cd(OH)2沉淀。加入作為共沉淀劑,分離沉淀,用雙硫腙分光光度法檢測濾液中的Cd離子后(降至0.1mg/L以下),將濾液中和至pH值約為7,然后排放。
含鉛廢液中加入消石灰,調節至pH值大于11,使廢液中的鉛生成Pb(OH)2沉淀。然后加入Al2(S04)3(凝聚劑),將pH值降至7-8,則Pb(OH)2與Al(OH)3共沉淀,分離沉淀,達標后,排放廢液。
廢氣
(1)對可能產生毒害性較大的實驗工程,尾氣應通過吸收瓶吸收轉化處理,稀釋排放。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化氫H2S、氯氣Cl2、硫等酸性氣體用堿液吸收,測定汞的廢氣應通到酸性吸收液內,用來防止污染。
(2)對可能產生毒害性較小的實驗,應放在通風櫥內操作,讓廢氣透過排氣塔和管道處理后排放到大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