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專業印刷廢氣處理方法
印刷包裝行業有機廢氣處理
1、問:印刷廢氣中的VOCs的主要成分與危害是什么?
答:常見VOCs:苯系物、石油烴化合物、有機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機酮、胺、醇、醚、酯、酸等。印刷業常見:酯、醇、酮、苯等。VOCs是PM2.5和O3的關鍵前體物,對夏季臭氧和秋冬季細顆粒物污染貢獻巨大,部分VOCs具有臭味和毒性,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2、問:印刷包裝的VOCs來源?答:印刷及印前、印后工藝中溶劑型原輔材料的使用,包括油墨、潤版液、清洗劑、膠黏劑、涂布液、稀釋劑等有機溶劑。
3、問:生產環節的污染源有哪些?答:印刷廢氣處理排放節點主要在印刷、復合、涂布、上光及烘干等工序,可通過有組織收集排放進行處理;在倉儲、調配、物流過程中的排放是無組織的,需要進行一定的密封處理。
4、問:VOCs排放標準是什么?答:按照《印刷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1/872-2015)執行,2015年3月1日起實施,現有企業自2016年7月1日起實施(下圖是上海市標準)。
5、問:VOCs治理對生產環境有哪些要求?答:生產現場需要密封并有組織進氣和排氣,對污染源進行廢氣收集和集中處理。若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則視為無組織排放:1)未按照規定在密閉空間或者設備中作業;2)未按照規定安裝廢氣收集和處理裝置的;3)其他造成廢氣、粉塵泄漏、逸散的情形。
6、問:VOCs治理技術都有哪些?答:目前主要通過末端治理來進行污染物減排;生產過程控制也有新的技術出現,提高材料的循環利用率,減少污染物排放;源頭預防主要是低VOCs含量的材料開發也日益加強,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也需要企業逐步適應。
7、問:企業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理方案?答:企業根據生產環境、生產工藝、生產規模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如凹印和復合等工藝的VOCs產生量大則需選擇處理能力較強的方案;如果生產空間較大需要選擇排風量大的廢氣收集裝置;設備多生產強度高也需要選擇處理能力強的治理方案。
8、問:VOCs排污申報需注意哪些?答:環評文件及批復,試生產(試運行)和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申報及批復件;排污申報資料;排污許可證(逐步核準頒發);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操作規程和運行臺帳;廠區風險物質存放點分布圖,水、氣、聲、渣排污點(存放點)分布圖;工業危險廢物產生單位規范化管理檔案資料。
9、問:哪些情況可能面臨處罰?答:未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大氣污染物;超過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大氣污染物;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未按照規定設置大氣污染物排放口。
10、問:內部監管體系如何建立?答:VOCs廢氣處理是印刷包裝行業未來發展的前提,企業必須建立一整套的預防和治理機制,制定相應的管理規范和應急預案,并形成文檔資料進行查詢培訓和貫徹執行。
化工廢氣治理工程
化工廢氣處理方案
最近有不少的朋友在科潤網站后臺留言想了解關于化工廢氣處理方案的內容,相信這也是很多朋友所關心的話題,那么小編今天就來詳細的為大家講解一下具體內容
一、化工廢氣成分
化工廠產生的廢氣通常大致分為三類:
(1) 含硫的化合物,如硫化氫、硫醇類、二甲基硫、硫醚類及含硫的雜環化合物等;
(2) 含氮的化合物,如氨、胺類、腈類、硝基化合物及含氮雜環化合物等;
(3) 碳、氫或碳、氫、氧組成的化合物(低級醇、醛、脂肪酸等)。
其中對人體影響較大的八大惡臭物質是:硫化氫、氨、胺、甲硫醇、甲硫醚、二硫化碳、苯乙烯、二甲二硫。而我們通常所指的惡臭氣體,是指在空氣中擴散帶有惡臭的氣體。
二、化工廢氣特點
1、易燃、易爆氣體較多。
如低沸點的酮、醛、易聚合的不飽和烴等,大量易燃、易爆氣體如不采取適當措施,容易引起火災、爆炸事故,危害極大。
2、排放物大多都有刺激性或腐蝕性。
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氣、氟化氫等氣體都有刺激性或腐蝕性,尤其以二氧化硫排放量大,二氧化硫氣體直接損害人體健康,腐蝕金屬、建筑物和雕塑的表面,還易氧化成硫酸鹽降落到地面,污染土壤、森林、河流、湖泊。
3、廢氣中浮游粒子種類多、危害大。
化工生產排除的浮游粒子包括粉塵、煙氣、酸霧等,種類繁多,對環境的危害較大。特別當浮游粒子與有害氣體同時存在時能產生協同作用,對人的危害更為嚴重。
三、設計原則
(1)協助企業采用科學合理的收集方式,在達到收集效果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氣量。
(2)積極穩妥地采用新技術、新設備,結合企業的現狀和管理水平采用*、可靠的污染治理工藝,力求運行穩定、費用低、管理方便、維護容易,從而達到*消除廢氣污染、保護環境的目的。(2015-01-01)
(3)妥善解決項目建設及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避免二次污染。
(4)嚴格執行現行的防火、安全、衛生、環境保護等國家和地方頒布的規范、法規與標準。
(5)選擇新型、高效、低噪設備、注意節能降耗。
(6)總平面布置力求緊湊、合理通暢、簡潔實用。盡量減小工程占地和施工難度。
(7)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設計規范、標準,重視消防、安全工作。(GB16297-1996)
(8)依據國家和地方有關環保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要求對工業污染進行治理,充分發揮建設項目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四、工程范圍及標準
1、工程范圍
(1)設計方負責廢氣處理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調試以及相關管路的設計。
(2)設計方負責對業主單位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
(3)業主單位負責項目配套的公用工程,包括電源、水蒸氣、壓縮空氣、循環冷卻水等。
2、技術要求
(1)本工程不考慮征地,利用原廠用地,不能嚴重影響生產;
(2)采用成熟的廢氣處理工藝,要求技術安全可靠、經濟合理;
(3)副產品的處理,不應產生二次污染;
(4)所有的設備和材料是新的;
(5)觀察、監視、維修簡單;
(6)確保人員和設備安全;
(7)節省能源、水和原材料;
五、排放標準
廢氣排放標準執行二級標準,參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規定,廢氣排放標準如下表:
六、方案定制依據
(1)業主提供的與本項目有關的資料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01-01)
(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6-01-01)
(4)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
(5)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2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6)《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計劃》
(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
(8)《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1993)
(9)《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范》(GB50483-2009)
(10)《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
(1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
(12)《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2009)
(13)《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控制排放標準》DB13/2322-2016
(14) 江陰耀先環境設備有限公司治理類似項目廢氣工程取得的經驗
七、流程簡介
(1)廢氣經過換熱器I,將溫度從10℃提高至150℃。熱源為催化分解裝置反應后的高溫氣體(300-350℃)。溫度回收利用,降低系統運行成本;
(2)預熱之后的氣體經過阻火器之后進入到催化分解裝置中,在裝置底部的混合室中與高溫空氣(480℃)進行混合,使廢氣溫度提升至300℃左右,達到催化反應溫度,然后氣流上升至催化反應區,在催化劑表面發生反應,分解為CO2和H2O,最后在底部的出氣口排出;
(3)在引風機的作用下,高溫氣體經過換熱器I,通過間接換熱將初始廢氣升溫,然后從換熱器I出來之后,經過引風機進入到換熱器II中,作為熱源再次將需要加熱空氣進行預熱,使空氣從常溫加熱到100℃左右,溫度回收利用,降低系統運行成本,然后進入到煙囪達標排放;
(4)經過預熱的空氣進入到空氣加熱器中,在電加熱棒作用下,將空氣從100℃加熱至480℃,然后進入到催化反應裝置中與廢氣進行混合,提高廢氣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