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污水主要是由宿舍、教學樓、體育館的生活污水以及食堂餐飲廢水和部分雨水。學校污水具備良好的生化性,鑒于生化性好可選工藝很多,A2O、A/O、等等都可以,考慮經濟實用性建議采用A/O工藝,生化出水一般能達到一級B標準,有些可以達到一級A標準。
一、學校生活污水處理標準
由于對學校污水沒有明確標準,且學校污水與鄉鎮污水主要污染物成分相似,所以目前學校污水處理主要執行的標準為按照目前鄉鎮污水處理主要參考標準有:《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
二、AO地埋式學校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預處理:食堂的餐飲廢水需進行隔油處理,污水混合后經過化糞池處理,化糞池出水混合后過格柵過濾,進入調節池調節水量。
接著由提升泵定量提升至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的調節,經調節后的污水通過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觸氧化法,利用生物膜的作用使有機污染物首先轉化為氨氮,同時通過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過程既去除有機物又去除了氨氮。
生化池配以新型的高密型彈性立體填料,該填料具有負荷高、施工簡易、體積小、運行穩定可靠、管理方便、維修更換方便等優點;
生化池的出水進入二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二沉淀池具有固液分離效果好、省、對沖擊負荷和溫度變化適應能力強、施工簡易等特點;
二沉淀池出水進入消毒池,進行消毒處理,經消毒處理后能確保污水經處理后各項指標達標。
由格柵截留下的雜物定期裝入小車傾倒至垃圾場,一體化沉淀池中的污泥部分排入化糞池進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排,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再處理。
三、工藝原理
常用的A/O處理技術的原理是,在缺氧池中微生物將污水中的酸鹽氮和亞硝鹽氮還原成氣態氮逸出,同時將難降解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易降解物質,具有脫氮、水解和降解部分有機物的作用;在好氧池中,大部分有機物被微生物處理,并進入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經消毒后排出。
四、AO地埋式學校污水處理設備工藝特點
(1) 利用系統中培養的硝化菌及脫氮菌,同時達到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機物及氨氮的目的,與經普通活性污泥法處理后再增加脫氮三級處理系統相比,基建省、運行費用低、電耗低、占地面積少。
(2) A/O生物處理系統產生的剩余污泥量較一般生物處理系統少,而且污泥沉降性能好,易于脫水。
(3) A/O生物法較一般生物處理系統相比耐沖擊負荷高,運行穩定。
(4) A/O生物處理系統因將NO2-N轉化成N2,因此不會出現硝化過程中產生NO2-N的積累,而1mg/ NO2-N會引起1.14mgCOD值,因此只硝化時,雖然氨氮濃度可能達標,但COD濃度卻往往超標嚴重。采用A/O生物處理系統不僅能解決有機污染,而且還能解決氮和磷的污染,使氨氮的出水指標小于15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