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DS200TCDAH1BGD
GEDS200TCDAH1BGD
1 PLC的發(fā)展歷程
在工業(yè)生產過程中,大量的開關量順序控制,它按照邏輯條件進行順序動作,并按照邏輯關系進行連鎖保護動作的控制,及大量離散量的數據采集。傳統(tǒng)上,這些功能是通過氣動或電氣控制系統(tǒng)來實現的。1968年美國GM(通用汽車)公司提出取代繼電氣控制裝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國數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電路和電子技術的控制裝置,采用程序化的手段應用于電氣控制,這就是第一代可編程序控制器,稱ProgrammableController(PC)。
個人計算機(簡稱PC)發(fā)展起來后,為了方便,也為了反映可編程控制器的功能特點,可編程序控制器定名為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發(fā)展最快的時期,年增長率一直保持為30~40%。在這時期,PLC在處理模擬量能力、數字運算能力、人機接口能力和網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漸進入過程控制領域,在某些應用上取代了在過程控制領域處于統(tǒng)治地位的DCS系統(tǒng)。
PLC具有通用性強、使用方便、適應面廣、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編程簡單等特點。PLC在工業(yè)自動化控制特別是順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預見的將來,是無法取代的。
2 PLC的構成
從結構上分,PLC分為固定式和組合式(模塊式)兩種。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顯示面板、內存塊、電源等,這些元素組合成一個不可拆卸的整體。模塊式PLC包括CPU模塊、I/O模塊、內存、電源模塊、底板或機架,這些模塊可以按照一定規(guī)則組合配置。
3 CPU的構成
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經中樞的作用,每套PLC至少有一個CPU,它按PLC的系統(tǒng)程序賦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貯用戶程序和數據,用掃描的方式采集由現場輸入裝置送來的狀態(tài)或數據,并存入規(guī)定的寄存器中,同時,診斷電源和PLC內部電路的工作狀態(tài)和編程過程中的語法錯誤等。進入運行后,從用戶程序存貯器中逐條讀取指令,經分析后再按指令規(guī)定的任務產生相應的控制信號,去指揮有關的控制電路。
CPU主要由運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實現它們之間聯(lián)系的數據、控制及狀態(tài)總線構成,CPU單元還包括外圍芯片、總線接口及有關電路。內存主要用于存儲程序及數據,是PLC*的組成單元。
在使用者看來,不必要詳細分析CPU的內部電路,但對各部分的工作機制還是應有足夠的理解。CPU的控制器控制CPU工作,由它讀取指令、解釋指令及執(zhí)行指令。但工作節(jié)奏由震蕩信號控制。運算器用于進行數字或邏輯運算,在控制器指揮下工作。寄存器參與運算,并存儲運算的中間結果,它也是在控制器指揮下工作。
Baumer Thalheim ITD 70 A 4 Y15
SEW EURODRIVE SA37/T DT71D4/TF
Bosch Servodyn Kondensator Modul KM 2200 KM 2200-T 048799-115
PILZ PXT 216
Allen-Bradley Kinetix 6000 2094-BM02
Krones G2M2H.Z01 0-901-84-401-2
Festo DPZJ-32-80-P-A-S2
Beckhoff AX2523-B200 S403BA-LB-520
KUKA FN006 Art.-Nr. 69-334-006
SEW Movitrac MC07A015-5A3-4-10
ABB FieldController Freelance2000, Mainboard DFC 01 P 37261-4-0369529
SEW EURODRIVE KF19B DR63L4/BR/TH/ISU
Prima Electronics BHL 98 8/20/300 T 4BBT00D0T001BCF0
WayCon MAB-A-A 1100-F-00.2
Danaher Motion Kollmorgen Servostar 346 S3060 1-NA
KEB Combivert 10.F5.MDD-YM0M
KEB Combivert 09.F5.CBB-YM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