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工藝流程說明
在生產車間區域設置集水池,集中收集鹵蛋類廢水。定時、定量均勻排放至廢水處理系統。集水池內需設置濾網,避免雜質堵塞輸送泵。
廢水中含有雜物量較大,需設置格柵進行分級處理。設置格柵渠一座,格柵渠內設置粗、中、細人工格柵各一組。用于去除生產廢水中可能含有的食品加工廢料、骨頭、蛋殼、碎屑等雜物,保護后續處理設備的正常運轉。
廢水中含有一定的動植物油脂,密度比水小,可利用隔油池予以分離,定期對漂浮于池面的油脂予以清理。
設綜合調節池一座,對水量、水質進行綜合調節,提高對污水處理負荷的緩沖能力,防止處理系統負荷的急劇變化,同時可減少進入處理系統污水流量的波動。
一般性生產廢水與鹵蛋廢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勻后進入后續的處理系統。設計的混合比例為:50t/d的一般性生產廢水+2t/d的鹵蛋廢水。配水池內設置曝氣攪拌設施。
在配水池調配好的一般性生產廢水和鹵蛋廢水用泵送到厭氧反應器,本項目采用UASB型厭氧反應器,它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技術,目前該技術已成功應用在各行業的污水處理中,具有處理容量高、投資少、占地省、運行穩定等優點,是第三代厭氧反應器的代表工藝之一。
污水由泵提升進入脈沖布水器,脈沖布水器間歇向底池大流量布水,使污水以一定流速自下而上流動,厭氧過程產生的大量沼氣起到攪拌作用,使污水與污泥充分混合,有機質被吸附分解;所產沼氣經由厭氧反應器上部三相分離器的集氣室排出,含有懸浮污泥的污水進入三相分離器的沉降區,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經沉降面返回反應器主體部分,含有少量較輕污泥的污水從反應器上部排出。
該厭氧反應器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能使反應器內的污泥顆粒化,且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很高的產甲烷活性。這使反應器內的污泥濃度更高,泥齡更長,大大提高了COD容積負荷,實現了泥水之間的良好接觸。由于采用了高的COD負荷,所以沼氣產量高,使污泥處于膨脹流化狀態,強化了傳質效果,達到了泥水充分接觸的目的。
三相分離器是UASB反應器最ju特色和最重要的裝置。它能收集從分離器下的反應室產生的沼氣;使得在分離器之上的懸浮物沉淀下來;能夠適應UASB反應器的較高的上升流速,而不影響氣、液、固分離效果。
布水器是UASB的關鍵配置,它對于形成污泥與進水間充分的接觸、最da限度地利用反應器的污泥是十分重要的。進水系統兼有配水和水力攪動作用。
UASB反應器污泥床區均勻排泥也是影響反應器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若集中一點排泥,則污泥床的污泥分布不均,排泥口附近的污泥濃度會大大降低,從而影響該處廢水的處理效果,所以應將排泥點均勻設置在池底。
預留對UASB反應器進行升溫的接口,為后期需要采取升溫措施創造條件。
利用原有的復合厭氧池,作為二級厭氧反應器,對UASB的出水進一步降解,同時對一般性生產廢水進行厭氧降解。UASB的出水(52t/d)及一般性生產廢水(248t/d)進入現有的脈沖布水器,進行脈沖布水。
復合厭氧池出水進入現有的MBBR(移動生物膜反應器)反應池,使用特殊設計的塑料作為生物膜載體,通過曝氣擾動使載體懸浮在反應器中。該工藝具有活性污泥法的高效性和運轉靈活性,又具有傳統生物膜法耐沖擊負荷、污泥齡長、剩余污泥少的特點。可進一步去除廢水中的COD、氨氮等。
MBBR池出水進入接觸氧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法為好氧生物膜污水處理方法的一種,該系統由浸沒于污水中的填料、填料表面的生物膜、曝氣系統和池體組成。在有氧的條件下,污水與固著在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充分接觸,通過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營養鹽等,使污水得到凈化。它相對于常規的活性污泥法具有容積負荷高,剩余污泥產量低,污泥沉淀性好,抗沖擊負荷強,出水穩定等方面的優勢。
接觸氧化池的出水進入二沉池,通過重力作用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后清水排入后續系統,污泥沉積在二沉池底部,經污泥泵進入儲泥池。經核算,現有的沉淀池表面積為2m*3m,無法滿足300t /d的處理水量要求,需新建二沉池一座。
現有廢水處理站己有綜合設備間一座,由于廢水處理量增加,需增加部分設備處理能力,主要包括:更換原有的羅茨風機;將原有的螺桿泵更換為氣動隔膜泵;增加空壓機及對應的儲氣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