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t/h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成套設備
魯盛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特征是采用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相結合構成雙污泥系統,以實現除磷脫氮功能的強化。首先生活污水按一定比例同時進入低氧池和厭氧池:在低氧池中設有組合填料,通過同步硝化反硝化實現部分脫氮后進入缺氧池;厭氧池中,完成厭氧釋磷后進入缺氧池;缺氧池中,通過反硝化除磷完成氮磷的同步去除。最后,曝氣池主要用于吸收剩余的磷和去除剩余氨氮。本發明實現了聚磷菌和硝化菌的有效分離,相比于傳統的雙污泥法,具有工藝流程簡單、操作方便、污泥產量低的優點,更能適應高原城鎮生活污水的處理。
適用范圍
1、適用于分散農村污水處理,分散民居在1戶至30戶,處理規模為1噸~10噸/天,采用地埋式預制槽,運至現場安裝即可。戶均造價約3000~4000元
2、適用于不利于鋪設污水收集管網的居住相對集中的村莊,村莊戶數從十幾戶至數百戶,污水處理規模為5~200噸/天。處理裝置可預制也可現場澆筑
3、適用于對地面景觀要求高的地區,如城鄉結合帶、古建筑保護區、名勝風景區
4、適用于城市污水收集盲區,如老城區、歷史街區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優點
1.利用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的好氧階段對于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隨著污染物的濃度降低而降低的特點,控制好氧區較短的停留時間保持其高效率的同時將污染物去除70-80%。利用好氧-兼氧滲濾系統對污染物的吸附富集作用,將經過厭氧區和好氧區處理之后的低濃度污水中剩余的20-30%的污染物去除。系統采用以上兩種工藝相結合的方式,即克服傳統活性污泥法對低濃度廢水處理效率低的問題,又解決了好氧-兼氧滲濾系統占地面積大的缺點,提高系統抗負荷能力的同時,進一步縮小了一體化設備體積。
2.可拆卸除磷濾料層厚度為5-10cm主要由5-10mm鐵碳石、5-10mm的鋼渣構成、5-10mm碳酸鈣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混合而成,利用污水中磷酸根離子與三價鐵離子反應形成磷酸鐵沉淀的特性,將磷吸附在濾料中,通過對吸附飽和的除磷濾料層進行更換的方式將磷從系統中去除。這種化學處理方式相比生物除磷更加穩定和高效。
3.厭氧區、好氧區的產生的活性污泥同時作為好氧-兼氧滲濾系統中生物膜的營養來源之一,被好氧-兼氧滲濾系統中生物膜所分解利用。減少了污泥處置成本和管理成本。
10t/h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成套設備
污水處理步驟:
S1:污水由集水井進入沉渣池,在沉渣池內去除污水中較大的顆粒物質和部分污染物;
S2:自所述沉渣池中流出的污水流入調節池,在調節池內勻質勻量;
S3:自所述調節池中流出的污水通過水泵提升后經高效混合裝置投藥,再依次流入缺氧池和MBR池,在MBR池中通過鼓風對污水曝氣進行生化反應;
S4:所述生化反應出水經過膜分離后,得到的凈化水排放至清水池,所述MBR池底的污泥經排泥管排放到污泥池。
主要技術
膜生物反應器工藝
膜-生物反應器(MBR)是一種傳統污水生物處理原理與膜分離原理深度結合的高效污水處理工藝,近年來在國內大型污水處理廠、小型一體化設備工程中有廣泛的應用案例。MBR工藝優勢在于出水水質好、節省占地的特點,其主要利用膜組件的高效分離作用,提高泥水分離率從而增加污泥濃度,增加生化反應速率。
這項技術最主要的特征便是處理的效果理想,對于污水的水量與水質都有更好的適應性,在利用這項技術完成污水處理之后,剩余的污泥量少,污泥的膨脹率也更低,方便相關人員進行管理與后續操作。
一體化生物接觸氧化工藝
作為一種好氧生物膜工藝,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接觸氧化池內設置填料,部分微生物會以生長于填料表層,形成生物膜,此外也有一部分生長于水中,呈現絮狀懸浮生長于水中。這項工藝同時包含了生物濾池與活性污泥兩種工藝的特點。在專家在針對西部農村地區污水情況進行調查研究之后,開發出了適用于單戶使用的小型一體化處理裝置。這類處理裝置的處理量小,主要使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借助試驗研究,可以發現在厭氧池的水力停留時間達到六天,生態濾池生態濾池水力負荷達到每日35厘米時,處理的效果最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