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污水槽、處理箱、加藥機構、清水槽、沉淀槽、靜置槽;該模塊化設計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通過將絮凝劑溶解成溶液后處理污水,使得較直接加入絮凝劑相比在污水中分散的更加充分,絮凝效果更好,通過在一級絮凝室、二級絮凝室中、靜置槽進行三次絮凝處理,使得污水處理效果好,在一級絮凝室、二級絮凝室中絮凝時,得到的絮凝物沉淀均通過第三輸送泵分別經過沉淀出口一、沉淀出口二抽出并輸送至沉淀槽中,減少沉淀物的同時降低液位,使得污水在一級絮凝室、二級絮凝室有著足夠的時間進行靜置分離,使得進入下一步的污水中的雜質以及絮凝物少,進一步提高了污水處理效果。
有益效果:
1、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中收集池中的污水依次經過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的多次循環處理,其凈化處理效果好;
2、厭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中設置有攪拌裝置,可以使填料和污水反應更加充分,處理效果較好;
3、污水從收集池的進液口至沉淀池排液口之間設計有多層過濾裝置,保證污水的凈化效果。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
魯盛環保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生物接觸氧化技術是一種好氧生物膜法工藝,生物膜法在80年代中期隨著新型填料和載體的出現,被廣泛用于處理生活污水、垃圾滲濾液和工業污水。接觸氧化池內設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著生長于填料表面,部分則是絮狀懸浮生長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二者的特點。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中微生物所需的氧通常通過機械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將由于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膜的生長,形成生物膜的新陳代謝。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的技術實質是在生物反應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
生物接觸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的特點,池內的生物固體濃度高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濾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另外接觸氧化工藝不需要污泥回流,無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較活性污泥法簡單,對水量水質的波動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麗江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步驟:
a).進水和厭氧氨氧化反應,待脫氮處理污水經進水管進入厭氧氨氧化池中,進水與經回流管的回水混合,厭氧氨氧化池中顆粒污泥中的厭氧氨氧化菌,使回水中的亞硝氮與進水中的氨氮發生反應將其轉化為氮氣,實現污水中氨氮的去除;通過對曝氣盤曝氣量大小的控制以及利用流速控制閥門對流速的控制,使厭氧氨氧化池中的溶解氧維持在低于0.1mg/L的數值;
b).曝氣和自循環,利用曝氣盤的曝氣實現對曝氣池中污水的充氧,曝氣池底部污水曝氣充氧后密度降低,溢流管底部的污水在壓力差的作用下流入曝氣池,溢流管液位降低后厭氧氨氧化池中的污水又進入溢流管中;曝氣池中的污水因曝氣充氧液位上升,在液位差的作用下曝氣池上部的污水經短程硝化池進水管流入短程硝化池,實現污水自循環,曝氣充氧為污水在處理設備中的自動循環流動提供動力源;
c).短程硝化反應,經短程硝化池進水管進入的污水在第一布水裝置的布水作用下,以朝下出水的方式流入短程硝化池的底部,朝下出水可將短程硝化池底部的污泥沖散防止污泥淤積;污水在短程硝化池中由下至上均勻流動的過程中,污泥以沉淀性能好的好氧顆粒污泥在上、沉淀性能差的絮狀污泥在上的狀態分布,同時,好氧顆粒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將污水中的氨氮轉化為亞硝氮;通過對曝氣盤曝氣量大小的控制以及利用流速控制閥門對流速的控制,使短程硝化池中的溶解氧維持在0.2~1.0mg/L的數值范圍內;
d).出水和回流,短程硝化池上部污水及其攜帶的絮狀污泥一同經溢流堰流入集水沉淀槽,絮狀污泥自然沉降到集水沉淀槽的底部,污水絕大部分經回流管回流至厭氧氨氧化池,剩余上清液經出水管排出;當集水沉淀槽底部的污泥沉淀到一定厚度時隨水流一起流入厭氧氨氧化池,污水回流量是出水量的十幾至幾十倍,回流后的污水與進水混合,厭氧氨氧化池中的厭氧氨氧化菌,使回水中的亞硝氮與進水中的氨氮發生反應將其轉化為氮氣;
e).污水循環處理,厭氧氨氧化池中的回流水再次流經曝氣池、短程硝化池、集水沉淀槽,進行十幾次至幾十次的循環處理,最終實現污水中氨氮的去除,使出水達到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