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3/h生活污水處理成套設備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污水經過氧化處理后出水自流進入沉淀池,進一步沉淀去除脫落的生物膜和部份有機及無機小顆粒,由于重力作用,物質沉淀下來,通過污泥回流泵將污泥輸送至調節池進行反復凈化,通過觀察箱內部設置的攝像機觀察污泥高度,可避免將凈化后的污水吸取,通過消毒池將污水消毒,通過采樣井采樣化驗污水是否合格,定期清理污泥池,該裝置,結構緊湊,穩定可靠,處理效果好,氧化充分,可大大提高氧氣溶解率,同時可監控污泥沉淀情況,便于清理。
技術方案
(1)物化處理工藝:廢水入隔油池除去大部分的油脂,然后進入調節池,調整pH。
(2)生化處理工藝:經中和后的廢水進入生化池,以去除絕大部分的氨氮、COD和BOD。
(3)沉淀工藝:經生化處理后的廢水流入沉淀池,經過沉淀作用,去除大部分的SS。
(4)過濾工藝:經沉淀池處理的污水進入內置填料的過濾裝置,對廢水進行吸附、過濾, 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
(5)深度處理工藝:經過過濾裝置處理的廢水通過深度處理裝置,進行脫色、殺菌消毒、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無機鹽等,使出水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GB/T 18920-2002)。
3m3/h生活污水處理成套設備 采用生物處理是經濟的處理工藝,生物法工作過程為:通過馴化培養而聚集的優勢微生物群體,在生長過程中利用周圍環境中的營養物質即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質進行新陳代謝,達到降解污染物、凈化水質的目的。經過此階段,污水已得到較*的凈化。
生物處理工藝按生物生長狀態,分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1)、活性污泥工藝中生物以菌膠團的形式懸浮于水中,通過曝氣混合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活性污泥工藝按其運行方式分為:普通曝氣池、氧化溝、SBR、A/O、A/A/O等,主要應用于大型的污水處理廠。除SBR工藝外,均需設置污泥回流泵,設備較多,所以SBR工藝在中、小型污水處理工程中也有應用,但SBR工藝設計負荷較小,一般為0.1kgBOD5/m3?d,占地面積較大,由于潷水需要,水池深度較大,同時自動控制設備較多,一旦設備故障或運行參數發生變化,必須對整個運行程序進行調整。另外,小型污水處理采用活性污泥工藝,容易發生污泥膨脹引起污泥流失,使處理池內的污泥濃度得不到保證,從而影響處理效果。
(2)、生物膜法在處理池內設置填料,作為生物的載體,使大量生物附著生長,同時污水中又有一定濃度的懸浮生物。按其運行方式分為: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等。生物濾池和生物轉盤一般使用于水量較小、進水濃度較低的污水處理,由于其生物濃度較低,設計負荷較小,占地面積較大,抗沖擊負荷性能較差,目前使用的已較少。
優點:
(1)魯盛環保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通過三級反應池相互配合、綜合處理,一次性的排出干凈的能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的水;本發明第三反應池內安裝有污泥泵,能將第三反應池內的污泥和/或細菌通過污泥泵返還到第二反應池內進行反應及沉淀,如此循環處理,能有效縮短廢水處理時間,提高廢水處理效率;本發明第一反應池、第二反應池、第三反應池底部均設置有曝氣盤結構,高壓風機通過管道通入曝氣盤結構,第一反應池、第二反應池、第三反應池這三級反應池均采用好氧處理,增加反應池內水中的氧氣,有利于去除水中的COD,降低水中氨氮的含量,減少水中的懸浮物;
(2)設備采用的鐵碳填料可以有效降低廢水中的磷及其他重金屬,對于COD和氨氮的降解有獨到的作用;可以有效縮短廢水處理時間,提高廢水處理效率和經濟效益;本發明采用的鐵碳填料使用穩定,不易水解;
污水處理步驟:
S1、收集生活污水,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后,調節污水的pH為6~8;
S2、預缺氧處理:將上述污水泵送至預缺氧池,水力停留時間為1~2d;
S3、厭氧處理:將工序S2的出水泵送至厭氧池,同步攪拌,使活性污泥和污水充分反應,水力停留時間為1~3h;
S4、缺氧處理:將工序S3的出水泵送至缺氧池,同步攪拌,使活性污泥和污水充分反應,水力停留時間為1~3h;
S5、MBR膜反應處理:將工序S4的出水泵送至MBR反應池,在曝氣情況下經過微生物降解后,通過抽吸泵經膜組件過濾出水,水力停留時間為8~12h污泥停留時間為1~2d;
S6、好氧處理:將工序S5的出水泵送至好氧池,水力停留時間為6~8h,出水經消毒后排放,部分進入污泥池的污泥回流至好氧池。同時,在水質、水量出現超負荷狀態時,厭氧池、缺氧池、MBR反應池的部分混合液會通過潛水泵和控制閥回流到調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