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衛生院污水處理設備醫療廢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病原性細菌,腸道病毒、蠕蟲卵和原蟲四類。具體包括沙門氏菌屬痢疾桿菌、霍亂弧菌、致病性大腸桿菌、傳染性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基病毒、蛔蟲卵、鉤蟲卵、血吸蟲卵、阿米巴原蟲。我國大多數醫療廢水中細菌總數每毫升達幾百萬至幾千萬個,其中大腸菌群數每毫升廢水大多在20萬個以上,腸道致病菌檢出率高,醫院每天排出成百上千噸含有傳染性病原菌的醫療廢水,這些廢水如不及時處理,通過市政廢水管道進入廢水處理廠后,造成處理后水的質量下降,影響人民身體健康。而對于這些危險的多種疾病的潛在傳染源,只有通過廢水處理,從廢水中檢驗出,才可被發現和制止。防治醫療廢水污染是醫療廢水防治的首要目標。
鄉鎮衛生院污水處理設備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1)、利用重力作用使接觸氧化床出水中比重大于水的懸浮污泥下沉至池底,從而使之從水中去除,保證較好的出水水質;
2)、沉降至底部的污泥并自動返回至接觸氧化床,以維持接觸氧化床的污泥濃度。
4、消毒池 通過采用固體氯對出水進行消毒,可有效殺死水中的細菌、大腸桿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處理后的水清亮透明,無臭味,細菌數和大腸桿菌數均可符合國家污水排放標準。
污水提升進入厭氧發酵罐。污水在其中處于厭氧狀態,通過厭氧菌和甲烷菌的作用下,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甲烷水和二氧化碳。厭氧出水進入生物好氧接觸氧化池進行好氧生化處理,厭氧池水解的小分子有機物等在這里經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進一步分解;池內安裝有生物填料,池底進行曝氣,好氧菌附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依靠污水中的有機物提供營養,在充分曝氣的條件下,消耗掉污水中的有機物,達到降低污水中有機物的目的。
接觸氧化后出水經沉淀處理,自流入氧化塘,氧化塘內設置曝氣設備可以對污水進一步處理,氧化塘對于濃度不高的有機污水具有很高的處理效率,同時具有去除氮、磷的效果。經過氧化塘處理,污水*達到農用水標準。污水經過氧化塘后注入回用水池,回用水池設置了回用水泵,處理后污水的60%通過回用水泵做養殖場沖洗水。其余40%達標水從這里被提升作為農田的灌溉用水,達到全部回收利用的目的。
污水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泥先進入污泥濃縮池脫水,再用泵送入污泥干化床中進行干化處理。干化后的污泥送堆肥車間和糞便混合進行堆肥,制成有機肥料后外銷。
醫院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選用 |
本次設計接觸氧化池池型為長方形,共分三級,首池為高負荷氧化池,終端池屬于低負荷氧化池,以確保能充分降解各種形態的主要是可溶性的有機污染物及去除氨氮。從水流方向總體屬于推流式,但從單池水流狀態又屬于*混合式,從曝氣方式屬于延時曝氣、因此具有三者的優點,而又摒棄了三者的缺點。 填料采用先進的立體彈性填料或組合填料, 水流條件十分*,具有硬性、軟性、半軟性的優點。該填料與硬性蜂窩填料相比,生物附著性強且不易不堵塞;與軟性填料相比,材質壽命長,不粘連結團。 在選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以前,首先必須搞清污水的性質,進水水質,水量與要求達到的排放標準。調節池由用戶提供或構筑,一般為混凝土池體,調節池的容量必須根據排水周期,生產工藝等因素來確定,一般調節池的容量為處理量的6—10倍。在設計中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埋入地表以下,也可放置在地表以上,也可采用半埋式。設備各箱體間的管道由我單位提供,運行前只需連好箱體間的管道與進出水管,接好電纜即可運行。該設備如用在寒冷地區可把設備檢查孔加高,把設備埋設在凍土層以下,設備即可正常運行。在南方地區設備也可放置室外地坪上,不需蓋房。該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按標準方式布置,如有特殊情況,三只箱體可根據地形進行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