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醫療污水處理設施
醫療機構廢水處理排放集成裝置根據具體水質進行分質分流處理,出水能夠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8466-2005的排放要求;采用高效吸附填料,掛膜時間快,耐沖擊能力強,克服了污泥膨脹、微生物膜脫落造成的出水超標和裝置運行不穩定的問題;對廢水處理構筑物的利用可增加或減少,能夠滿足實際水質水量的需求;采用一體式設計占地少、投資省、管理方便、便于操作和管理,減少人工勞動強度。
優點
1.醫療廢水處理機構的設置,有利于提高醫療廢水的分離效果,且分離效果遠好于傳統沉淀池,處理出水極其清澈, 能夠將醫療廢水中的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處理效果較好。
2.第一過濾機構的設置,有利于對處理后的廢水進行過濾,有利于提高過濾效果,且過濾后便于更換內部過濾結構,過濾效果好。
3.第二過濾機構的設置,有利于對醫療廢水中的懸浮物吸出,且有利于對廢水中的雜質吸出,提高過濾效果。
小型醫療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步驟
步驟一:根據醫療機構廢水產生源將產生的廢水分別收集至相應的進水管道
步驟二:不同水質的廢水通過相應管道分別進入中和反應池、重金屬吸附池、預消毒池、隔油-衰變池進行醫療機構廢水預處理;
步驟三:分別經過中和反應池、重金屬吸附池、預消毒池 、隔油-衰變池預處理后的廢水統一進入生物反應池,廢水在生物反應池中先經過高效吸附填料吸附后再進入CT-MBR反應器反應并進行固液分離
步驟四:經過生物反應池處理后的廢水經過管道流入出水消毒池進行次氯酸消毒處理;
步驟五:經過出水消毒池消毒后的廢水通過出水管進行達標排放。
步驟六:氣體收集器將中和反應池、預消毒池、生物反應池產生的氣體收集后集中到氣體進化設備中進行氣體凈化后排放。
原則
一、根據醫院污水的排向和處理要求確定醫院污水處理的級別。如醫院污水是排入城市下水道,則根據《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水質標準》和《醫院污水排放標準》要求,可采用一級處理消毒的工藝流程。如污水是直接排入地面水體,則應按《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要求進行處理,通常需要用二級處理消毒工藝。如有特殊要求時,甚至需要采用三級處理工藝,如在水源二級保護區以外的地面水三級水域或污水回用時。
二、根據醫院污水排出口的標高和所接入的城市下水道的標高之差,確定是采用自排式還是提升式的消毒工藝。高差大于600mm即可以采用虹吸定比自排式消毒工藝,高差較小時可采用超聲波自動定比投氯消毒工藝或提升式定比投氯消毒工藝。
三、根據醫院性質、規模和技術經濟條件選擇消毒劑的種類。一般大中型醫院推薦使用液氯消毒工藝。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可采用次氯酸鈉消毒工藝。有條件的傳染病醫院可采用臭氧消毒工藝、小型醫院可采用氯片消毒工藝。四、放射性廢水、重金屬廢水及其他特殊廢水應分別采取相應的處理工藝,如放射性廢水采舊衰變貯存池處理,重金屬廢水可采用化學法或離子交換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