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牛蛙養殖場污水處理設備
一、工藝說明
在普通生化處理技術上發展起來的。利用一些專性細菌實現氮形式的轉化,終轉化成無害的氮氣。目前對焦化廢水生物脫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缺氧/好氧(A/O)、厭氧一缺氧/好氧(A—A/O)和序批式間歇反應器(SBR)工藝。
①A/0工藝:Liu運用生物活化膜污泥混合系統去除氨氮,去除率達94%~99.9%。COD去除率為80%~95%。厭氧一好氧生物脫氮工藝中,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交替處于被抑制狀態,不能地發揮作用。針對這一問題并結合焦化廢水特點,余兆祥等人開發了A/O固定生物膜系統處理焦化廢水.且A段和0段都采用了這一技術.在反應裝置中填充填料。結果表明高氨氮去除率(99.89%)出現在進水碳氮質量比為5、回流比為2的操作條件下。
②A—A/O工藝:由于焦化廢水中所含的有機物在好氧條件下較難被微生物降解.經過厭氧處理可改變其化學結構.為缺氧反應器中的反硝化反應提供高質量的碳源,減弱有毒化合物對好氧反應器中硝化菌的毒害和抑制作。與A/O工藝相比,可節省碳源40%,寶鋼化工公司將運行成本從6元/m’降到4元/m。李詠梅用A—A/O生物膜法對上海焦化廠廢水進行處理。結果表明,當進水COD、氨氮的質量濃度分別為600~1000、200~280mg/L時.為同時達到較好的去除有機物和脫氮效果,系統的HRT至少應為34.5h,混合液回流比為4.0~5.0,好氧段pH值應保持在7.8~8.0,出水剩余堿度在100~200mg/L。在缺氧段中需加入甲醇作為外加碳源,甲醇與硝酸氮的質量比以2.58:1為宜。
小型牛蛙養殖場污水處理設備
太陽能微動力污水處理技術以太陽能發電為主,市政電網為輔,在陽光充足的時候能為電網供電,在長期陰雨天的情況下,從電網取電,滿足系統所需動力要求。利用太陽能光電轉換技術,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的增氧曝氣、攪拌、回流等提供動力,實現廢水深度可靠處理。同時,將設備運行管理智能化,遠程控制,遠程監控,實現無人值守,以適應農村基層缺乏你好技術管理人員的實際情況。
二、適用范圍: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適用于住宅小區、村莊、村鎮、辦公樓、商場、賓館、飯店、療養院、機關、學校、部隊、醫院、高速公路、鐵路、工廠、礦山、旅游景區等生活污水,有機廢水的處理和回用。經該設備處理的污水,水質達到污水處理綜合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
三、優點
1、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強。接觸氧化法的平均停留時間在6小時以上;
2、具有脫氮除磷能力,并可以通過調節設備的構造,達到處理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的能力;
3、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多為組合軟填料,質輕、高強、物理化學性質穩定,比表面積大,生物膜附著能力強,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效率高;
4、接觸氧化池內采用曝氣器進行鼓風曝氣,使纖維束不斷漂動,曝氣均勻,微生物生長成熟,具有活性污泥法的特征;
5、出水水質穩定,污泥產量少并易于處理;
6、潛水泵中可設于設備之中,減少工程投資;
7、設備可設于地面上,也可埋于地下。埋于地下時,上部覆上可用于綠化,廠區占地面積少,地面構筑物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