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DI(Elcctrodei oni zation)是一種將離子交換技術、離子交換膜技術和離子電遷移技術相結合的純水制造技術。它巧妙的將電滲析和離子交換技術相結合,利用兩端電極 高壓使水中帶電離子移動,并配合離子交換樹脂及選擇性樹脂膜以加速離子移動去除,從而達到水純化的目的。在E D I除鹽過程中,離子在電場作用下通過離子交換膜被清除。同時,水分子在電場作用下產生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這些離子對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連續再生,以使離子交換樹脂保持優良狀態。
它利用電滲析過程中的極化現象對離子交換填充床進行電化學再生,集中了電滲析和離子交換法的優點,克服了兩者的憋端。E D I技術結合了兩種成熟的水處理技術-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我國稱此為填充床電滲析或電去離子技術。它主要替代傳統的離子交換混床來生產高純水,這種水處理產品將成為本世紀制備高純水工程中的主流設備。這種技術及相關技術的應用將會使原有的水處理技術產生某些根本性的變革,從而取得更良好的環保和經濟效益.
高純度水對許多工商業工程非常重要,比如:半導體制造業和制藥業。以前這些工業用的純凈水是用離子交換獲得的。然而,膜系統和膜處理過程作為預處理過程或離子交換系統的替代品越來越流行。如電除鹽過程(E D I)之類的膜系統可以很干凈地去除礦物質并可以連續工作。而且,膜處理過程在機械上比離子交換系統簡單得多,并不需要酸、堿再生及廢水中和。E D I處理過程是膜處理過程中增長快的業務之一。E D I是帶有特殊水槽的非反向電滲析(E D I),這個水槽里的液流通道中填充了混床離子交換樹脂。E D I主要用于把總固體溶解量(T D S)為1-20m g/L的水源制成8-17兆歐純凈水。
二、EDI系統原理介紹:
EDI設施的除鹽率可以高達99%以上,如果在EDI之前使用反滲透設備對水進行初步除鹽,再經EDI除鹽就可以生產出電阻率高達成15MΩ·cm以上的超純水。
EDI膜堆是由夾在兩個電極之間一定對數的單元組成。在每個單元內有兩類不同的室:待除鹽的淡水室和收集所除去雜質離子的濃水室。淡水室中用混勻的陽、陰離子交換樹脂填滿,這些樹脂位于兩個膜之間:只允許陽離子透過的陽離子交換膜及只允許陰離子透過的陰離子交換膜。
樹脂床利用加在室兩端的直流電進行連續地再生,電壓使進水中的水分子分解成H+及OH-,水中的這些離子受相應電極的吸引,穿過陽、陰離子交換樹脂向所對應膜的方向遷移,當這些離子透過交換膜進入濃水室后,H+和OH-結合成水。這種H+和OH-的產生及遷移正是樹脂得以實現連續再生的機理。
當進水中的N a+和C I-等雜質離子吸咐到相應的離子交換樹脂上時,這些雜質離子就會發生象普通混床內一樣的離子交換反應,并相應地置換出H+及OH-。一旦在離子交換樹脂內的雜質離子也加入到H+及OH-向交換膜方向的遷移,這些離子將連續地穿過樹指直至透過交換膜而進入濃水室。這些雜質離子由于相鄰隔室交換膜的阻擋作用而不能向對應電極的方向進一步地遷移,因此雜質離子得以集中到濃水室中,然后可將這種含有雜質離子的濃水排出膜堆。
幾十年來純水的制備是以消耗大量的酸堿為代價的,酸堿在生產、運輸、儲存和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對環境的污染,對設備的腐蝕,對人體可能的傷害以及維修費用的居高不下。反滲透的使用大大減少了酸堿的用量。反滲透和電除鹽的廣泛使用,將會給純水制備帶來一次產業革命。
三、EDI系統的特點
EDI系統運行的好壞,不*是模塊本身的技術水平,與EDI系統的配套合理性,以及進水的穩定性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EDI系統作為一個系統應努力提高整體的安 全穩定性,它與直流電源的可靠性、模塊的內阻變化密切相關。
EDI系統的優點如下:
● 產水水質高而穩定。
● 連續不間斷制水,不因再生而停機。
● 無需化學藥劑再生。
● 設想周到的堆疊式設計,占地面積小。
● 運行費用及維修成本低。
● 無酸堿儲備及運輸費用。
● 全自動運行,無需專人看護。
四、高純水工藝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