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方式電動輸送介質清水揚程10-200流量1L/S-40L/S功率0.55-200認證CCCF
多級泵配套的進出水管道直徑D根據下式選用=1.13Q1/2V-1/2(米),式中V為管內流速,一般進水管V2米/秒,出水管V3米/秒。如采用直徑變化的漸變管時,其漸變部分的長度應大于平均直徑的5~7倍。離心泵和軸流泵的進水管口設在進水池水面以下距離h1處,h1=(1.4~1.6)D1,D1為進水管直徑。軸流泵的葉輪線設在進水池水面以下距離h3處,h2(0.75~D)D0,D0為葉輪直徑。進水管口離池底的高度h0=(0.5~1)D0.單臺多級泵的進水池寬度為(2~3)D1。安裝多臺多級泵的進水池中,相鄰進水管的間距為(3~3.5)D1。進水管至進水池后壁的距離為(1~1.5)D1。為避免浪費揚程,通常將出水管裝在出水池水面以下。中小型多級泵出水管下緣至池底的距離約為10~20厘米;出水管上緣至水面的垂直距離為(1~2)V娤/2g,v2為出水流速(米/秒);出水池長度為(6~12)D2.D2為出水管直徑;出水管與池壁的距離為0.2~0.5米。機械加工精度不夠,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機械密封本身的加工精度不夠,這方面的原因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也容易找到。
但有時是多級泵其它部件的加工精度不夠,這方面的原因,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例如:泵軸、軸套、泵體、密封腔體的加大精度不夠等原因。這些原因的存在對機械密封的密封效果是非常不利的。

單位時間內流體在流動方向過的距離稱為流速,用符號表示,單位為m/s。實驗:流體在管道橫截面上各點的流速并不相同,管的流速快,離越遠,流速越慢,管壁處的流速為零。因此,通常所說的流速是指流體在整個導管截面上的平均流速。與流速的關系如下:u=Q/A(m/s)
與流速的關系式中A-管道的橫截面積,m2。
由于多級泵管道的截面一般是圓形的,若以d表示管子的內徑,則Q=π/4du=0.785du
由上式可知管徑的平方與流速成反比,流速大則所用管材直徑小,可節省投資,但流體流動時遇到的阻力大,會消耗更多的動力,增加日常操作費用;反之,流速小,則投資大而日常操作費用低。適宜的流速,應使投資與操作費用的總和為小。

1)提高多級泵的汽蝕性能水平,滿足現場裝置的汽蝕性能的要求。
(2)現場試驗裝置的要求要與泵汽蝕性能水平匹配。
(3)現場安裝和工況調節要給泵創造有利的條件。
(1)多級泵產品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分析振動的來源,以消除振動源。
(2)泵產品的制造裝配過程中,嚴格按標準和操作規程去執行,消除振動源。
(3)多級泵、電機、底座、現場管路等設備在現場安裝時,要嚴格把關,消除振動源。
(4)現場生產、操作、維修、調節時,嚴格把關,消除振動源。

合理地設計軸向力平衡機構,使之能夠真正充分地平衡掉軸向力,給機械密封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對于一些電廠、石油、化工等領域應用的重要產品,在產品出廠之前,必須做到臺臺試驗檢測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有些重要的多級泵可以在轉子上設計一個軸向測力環,對軸向力的大小進行隨時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這種現象大多存在多級泵中,在設計時采取以下措施:
(1)減少兩端軸承之間的距離。泵葉輪的級數不要太多,在多級泵總揚程要求較高的情況下,盡量提高每級葉輪的揚程,減少級數。
(2)增加泵軸的直徑。在設計泵軸直徑的時候,不要簡單地僅考慮傳遞功率的大小,而要考慮機械密封、軸撓度、起動方法和有關慣性負荷、徑向力等因素。很多設計員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3)提高泵軸材料的等級。
(4)泵軸設計完成后,對泵軸的撓度要進行校核檢驗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