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方式電動輸送介質清水揚程10-200流量1L/S-40L/S功率0.55-200認證CCCF
多級泵配套的進出水管道直徑D根據下式選用=1.13Q1/2V-1/2(米),式中V為管內流速,一般進水管V2米/秒,出水管V3米/秒。如采用直徑變化的漸變管時,其漸變部分的長度應大于平均直徑的5~7倍。離心泵和軸流泵的進水管口設在進水池水面以下距離h1處,h1=(1.4~1.6)D1,D1為進水管直徑。軸流泵的葉輪線設在進水池水面以下距離h3處,h2(0.75~D)D0,D0為葉輪直徑。進水管口離池底的高度h0=(0.5~1)D0.單臺多級泵的進水池寬度為(2~3)D1。安裝多臺多級泵的進水池中,相鄰進水管的間距為(3~3.5)D1。進水管至進水池后壁的距離為(1~1.5)D1。為避免浪費揚程,通常將出水管裝在出水池水面以下。中小型多級泵出水管下緣至池底的距離約為10~20厘米;出水管上緣至水面的垂直距離為(1~2)V娤/2g,v2為出水流速(米/秒);出水池長度為(6~12)D2.D2為出水管直徑;出水管與池壁的距離為0.2~0.5米。合理地設計軸向力的平衡裝置,消除軸向竄量。為了滿足這一要求,對于多級泵,比較理想的設計方案有兩個:一個是平衡盤加軸向止推軸承,由平衡盤平衡軸向力,由軸向止推軸承對泵軸進行軸向限位;另一個是平衡鼓加軸向止推軸承,由平衡鼓平衡掉大部分軸向力,剩余的軸向力由止推軸承承擔,同時軸向止推軸承對多級泵軸進行軸向限位。種方案的關鍵是合理地設計平衡鼓,使之能夠真正平衡掉大部分軸向力。對于其它單級泵、中開泵等產品,在設計時采取一些措施保證泵軸的竄量在機械密封所要求的范圍之內。

在多級泵中柱塞的往復運動是通過柱塞與隔膜之間的液壓腔液體傳遞給隔膜的.為了維持要隔膜的正常運動要求液壓腔封閉空間內液體(一般采用液壓油)的體積保持不變。這樣才能保證隔膜運動所形成的容積始終等于柱塞的行程容積從而保持泵的的穩定;但在泵的實際運行過程中由于柱塞密封處將不可避免產生泄漏,與此同時可能有氣體進入液壓腔.此外當補油過多或排出管路壓力意外升高時均可能改變液壓腔內液體的容積,從而影響了的穩定、降低了多級泵的計量精度.為了解決怎樣穩定多級泵的、怎樣穩定計量泵的計量精度問題,采用了所謂的三閥裝置實際是指液壓腔配套的包括補償、放氣、安全保護等三種功能的裝置或裝置的組合體,根據其作用原理的不同又分為自動補償和強制補償兩種三閥裝置。

葉輪是多級泵的重要配件,在使用中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損壞,所以要定期檢查維護,如果磨損嚴重要注意更換。多級泵葉輪會受到泥沙的沖擊磨損,時間久了就會出現溝槽或是條痕,有時候會出現腐蝕、出現裂紋,使葉輪變薄,影響其使用。
當多級泵葉輪的處有較大的偏磨時,應該先替換新的葉輪。若對多級泵的功用和葉輪自身的強度影響不太大時,應用焊補的辦法進行修補。在焊補后要在用砂輪將其打平,并做衡的實驗。在替換
葉輪的軸流泵葉片時,將一同替換掉,在替換多級泵葉輪前應對每個葉片進行稱重,注意葉片的裝置的共同點,避免軸流泵運轉時的振蕩。
葉輪的使用要注意這些磨損或腐蝕,定期修復或者更換,以免影響葉輪的使用,從而導致多級泵的性能下降。有些磨損沖擊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注意細節、維護好,就能有效延長使用壽命。

機械加工精度不夠,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機械密封本身的加工精度不夠,這方面的原因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也容易找到。
但有時是多級泵其它部件的加工精度不夠,這方面的原因,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例如:泵軸、軸套、泵體、密封腔體的加大精度不夠等原因。這些原因的存在對機械密封的密封效果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