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廠生物接觸氧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
一、處理方法
生物化學處理法是有機廢水處理系統中重要的過程之一。在食品工業的廢水處理中,生物處理工藝可分為好氧工藝、厭氧工藝、穩定塘、土地處理以及由上述工藝的結合而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組合工藝。食品廢水是有機廢水,生物法是主要的二級處理工藝,目的在于降解COD、BOD5。好氧生物處理工藝根據所利用的微生物的生長形式分為活性污泥工藝和膜法工藝。前者包括傳統活性污泥法、階段曝氣法、生物吸附法、*混合法、延時曝氣法、氧化溝、間歇活性污泥法(SBR)等。后者包括生物濾池、塔式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活性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法、好氧流化床等。一般好氧處理對低濃度廢水效果較好。厭氧生物處理工藝適用于食品工業廢水,主要原因是廢水中含易生物降解的高濃度有機物,且無毒性。此外,厭氧處理動力消耗低,產生的沼氣可作為能源,生成的剩余污泥量少,厭氧處理系統全部密閉,利于改善環境衛生,可以季節性或間歇性運轉,污泥可長期儲存。
啤酒廠生物接觸氧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
二、凈化作用
“浮島” 原本是指由于湖岸的植物附著泥碳層向上浮起,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種自然現象。本工程的浮島是一種象筏子的人工浮體,在上邊栽培一些蘆葦之類的水生植物, 漂浮在水面。人工浮島的水質凈化針對富營養化的水質,利用生態工程學原理,降解、吸收水中的COD、氮、磷等。
普遍認為植物的遮蔽效果在抑制浮游植物繁殖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它的主要機能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水質凈化;創造生物(鳥類、魚類)的生息空間;改善景觀。
根據有關研究資料,人工浮島植物的水質凈化要素有以下6個:
① 植物根莖等表面對藻類的吸附、分解。
② 植物根系的營養吸收作用。
③ 為原生動物、輪蟲、橈足類、枝角類、甲殼類等的攝食、繁衍等提供場所。
④ 為濾食性魚類的攝餌、捕食、產卵繁殖、棲息等活動提供場所。
⑤ 去除懸浮性物質。
⑥ 日光的遮蔽效果,抑制藻類生長,平衡水溫。
ESB-人工濕地(岸邊涉水植物種植)
河流沿岸水生植物帶(人工濕地)的水質凈化要素有以下8個:
1.植物根莖等表面生物膜對有機物,特別是對藻類的吸附去除;
2.植物根系的營養吸收;
3.昆蟲的攝餌、羽化等;
4.魚類的攝餌、捕食;
5.防止已沉淀的懸浮性物質再次上浮;
6.日光的遮蔽效果;
7.在污泥表面的除磷脫氮;
8.保護河岸作用。
三、EGSB+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
啤酒廢水中有機物含量高,懸浮物多及溫度高、pH變化大。據理論實踐,采用單一的好氧或厭氧處理工藝時,形成的水質較差難以達到排放標準。而厭氧處理中,EGSB為成熟,在該技術中的膨脹顆粒污泥床根據廢水流量處于部分或全部“膨脹”狀態,因此具有容積負荷高,處理效果好等特點。
在厭氧處理后,廢水中的COD和TN仍然較高,需對廢水進一步好氧處理,如此才能保證出水水質達到排放標準。常見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厭氧和好氧相結合的工藝中,EGSB—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較成熟。在EGSB反應器中將產生沼氣,可將其回收利用。經過EGSB處理后,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有機物含量大大減少,因此就會降低好氧處理階段的能耗及污泥產量,整個廢水處理過程的費用大幅度減少。所以該工藝有投資小、效益高等特點,而且在占地面積及運行費用上比厭氧水解酸化—二段接觸氧化處理工藝低。該工藝非常適合于在資金上不是很雄厚的那些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