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豆制品污水處理設備技術參數
一、一體化豆制品污水處理設備工藝特點:
豆制品生產的主要原料是大豆,豆制品企業的廢水主要來源于原料豆的浸豆、泡豆及壓榨廢水和沖洗廢水,該廢水有機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強,是污染環境的高濃度廢水。
廢水的污染物大都為可降解有機物,可生化性達到0.6—0.7,廢水的C∶N∶P平均為100∶4.7∶0.7,適合微生物的生長,對于該類型污水處理關鍵是選擇合適的處理工藝和相關參數的合理設計是至關重要的。
我國的豆制品產量大,由豆制品生產而排放大量的廢水,廢水中的有機物污染物濃度高,對水環境污染嚴重,現在還沒有很好的、專門化的處理技術,對此進行厭氧技術。
采用厭氧為主的技術,處理豆制品廢水,COD去除率高,操作管理簡便,運行費用低,將是一種處理豆制品廢水的可以選擇]技術。
中小型豆制品污水處理設備技術參數
中小型豆制品廢水處理工藝選擇應根據廢水的水質、排放標準及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對比后確定,通常包括兩個組成部分:
一是預處理,目的是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和浮渣,采用的方法以物化為主,如篩網、沉淀、混凝沉淀、氣浮等;
二是生物處理,這是整個處理工藝的核心,通過微生物的新程代謝作用,分解廢水中溶解性有機物,豆制品廢水處理方法有氧生物處理、好氧處理、厭氧-氧結合處理等。
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可選擇地上或埋入地下,設備上部栽種花草或建設小型建筑物:對周圍環境無影響,污泥產出量少,噪音小.工藝新、效果好、使用壽命長;采用重力流,節省能源;操作簡便,維修方便;全自動控制、無需專業人員管理;設備可按標準制造、也可根據用戶的需要特殊設計布置;該設備以生化處理為核心,集生化處理、沉淀、消毒等單元處理為一體,處理水質穩定性好。
二、處理方式
村鎮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農業廢水組成。生活污水成分比較固定,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等有機物,比較適合于細菌的生長,成為細菌、病毒生存繁殖的場所;但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性,且具有一定的肥效,可用來灌溉農田。農業廢水的成分則多種多樣,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方,不同發展目標的村鎮,其廢水需要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在處理污水時,為減小污水排放量及其復雜程度,應結合正在大力推廣的沼氣池建設,將生活用水中的沖廁用水(黑水)和其他生活用水(灰水)分開。灰水用自然凈化系統處理,黑水以及人畜糞便經厭氧沼氣池處理,不但可以降低污水的排放量、復雜程度和處理費用,而且對發展農村清潔新能源,保護人居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污水處理站的作用是對生產、生活污水進行處理,達到規定的排放標準,是保護環境的重要設施。工業發達的污水處理站已經很普遍,而我國村鎮的污水處理站很少,但今后會逐漸多起來。要使這些污水處理站真正發揮作用,還需要靠嚴格的排放制度、組織和管理體制來保證。
有條件的村莊,應聯村或單村建設污水處理站。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雨污分流時,將污水輸送至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
②雨污合流時,將合流污水輸送至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在污水處理站前,宜設置截流井,排除雨季的合流污水;
③污水處理站可采用人工濕地,生物濾池或穩定塘等生化處理技術,也可根據當地條件,采用其他有工程實例或成熟經驗的處理技術。
人工濕地適合處理純生活污水或雨污合流污水,占地面積較大,宜采用二級串聯;生物濾池的平面形狀宜采用圓形或矩形。填料應質堅、耐腐蝕、高強度、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宜采用碎石、卵石、爐渣、焦炭等無機濾料;地理環境適合且技術條件允許時,村莊污水可考慮采用荒地、廢地以及坑塘、洼地等穩定塘處理系統。用作二級處理的穩定塘系統,處理規模不宜大于5000m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