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F-0.5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包括過濾池、一級沉淀池、厭氧池、好氧池和二級沉淀池依次連接,兩側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一級沉淀池、厭氧池、好氧池和二級沉淀池頂端安裝有檢查井,過濾池、一級沉淀池、厭氧池、好氧池和二級沉淀池由頂板、底板、側板、立板和第一螺栓組成,一級沉淀池、厭氧池、好氧池和二級沉淀池兩兩之間設置有隔板,過濾池與一級沉淀池為一體結構并通過可拆卸過濾網架連通,由型板與邊框制成,材料簡單,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污水處理量的大小等情況在現場組裝出任意處理量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不受場地、位置的限制,靈活實用性強。
WSZ-F-0.5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生活污水經集水池收集進入預處理室,三項分離機構自動將污水中的懸浮物,比重大于水的顆粒物和水分離,以物理的方式達到預處理的效果,并把預處理過的水自動送入下一個生化室;生化室內設置了空氣曝氣機構,將曝氣管及管孔均勻地布置與生化反應室的底部,當曝氣機構開啟時,產生的微小氣泡粘附著有機污染物由下而上自然上升,在上升的過程中與設置的生物填料表面所產生的生物膜充分接觸,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生化消解,從而消除了有機污染物,達到了高效的生化處理效果;在前述各個系統中,污水基本得到了凈化,為了進一步提高凈化的效果,在沉淀系統中設置導流機構和內側斜板機構,使水中的細小顆粒在此系統中沉淀,讓上清液靜靜地進入下一系統進行更深層次的凈化;由沉淀室的上清液經特制的導流管送至過濾室的底部,管口置于多介質的下方,水由下而上經多層過濾,將沉淀室上清液中漂浮的少量雜質重復過濾,使處理過的水更清澈;將過濾室的上清液經導流管送至殺菌消毒除臭室的底部,管口上部用活性炭包鋪蓋,使水由下而上穿過活性炭,水中的異味被活性炭充分吸收,從而達到除臭的目的。
技術效果:
1.將堿減量濾液并入化纖一般濾液中,調解后進行后續物化工藝,可有效節省藥劑,從而降低了運行成本。
2.通過將棉類綜合污水做堿性工藝處理,以作為混合污水Ⅲ反調的堿源,從而能節省化纖類污水的堿用量。
3.將棉退漿污水、棉印花污水及棉染色污水合并成一類污水即棉類綜合污水,通過三種污水的混合,能彼此平均了污染物的濃度,降低了處理難度;降低了處理難度,同時降低了建造面積;并且通過可集中控制棉類綜合污水的PH值,為下一步與混合污水Ⅲ混合創造先決條件。
4.通過厭氧池推流和閉合循環的特點,有利于克服短流,提高緩沖能力,在短期內(如一個循環)呈推流狀態,而在長期內(如多次循環)又呈混合狀態,二者的結合使入流至少經歷一個循環且基本杜絕短流。
5.厭氧池有獨立的厭氧沉淀池,提供獨立的厭氧回流循環,與傳統的厭氧工藝,停留的時間更長,厭氧效率更高更*,利用厭氧開環、斷鏈、氨化等功能,使苯胺、總氮、色度及COD得到有效處理,且厭氧能耗相比好氧能耗低,節約了運行成本。且厭氧因厭氧效率高且*,從而節省了好氧的需氧量,進而節約生化好氧的能耗。
6.芬頓氧化池的設置能保障外排的污水穩定達標,從而為工業區提標做準備。
主要構筑物及設計參數
①調節池。2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總有效容積為8400m³,停留時間為21h。
②事故池。2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總有效容積為3150m³,停留時間為7.7h。
③水解酸化池。4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總有效容積為6051.5m³,停留時間為14.52h。
④A2O池。設計水量為10000m³/d,水溫為12℃。污泥負荷為0.081kgBOD5/(kgMLSS.d)。
厭氧池:4座,總有效容積為810m³,停留時間為1.94h,MLSS為3333mg/L,D0值為0.2mg/L。
缺氧池:4座,總有效容積為3600m³,停留時間為8.64h,MLSS為5000mg/L,DO值為0.5mg/L,缺氧池至厭氧池回流比為200%。
好氧池:4座,總有效容積為7962m³,停留時間為19.16h,曝氣量為63.50Nm3/min,MLSS為6667mg/L,好氧池至缺氧池回流比為300%,DO值為2.3mg/L,好氧泥齡為20d。
⑤MBR池。20座,單池設計尺寸:L x Bx H =5.6m x 3.0m x 3.5m,其中膜池12座,反洗水池4座,化學清洗水池4座。膜瞬時過濾通量為15L/(㎡•h),日累計過濾時間21.6h,日累計反洗時間0.48h,反洗通量為25L/(㎡•h),日累計過濾水量為10445.8m³,日累計反洗水量為386.8m³,日累計有效產水量為10059m³,MLSS為8000mg/L,膜池至好氧池回流比為500%,DO值為2.0mg/L,剩余干污泥量為805kg/d。
⑥污泥濃縮池。1座,鋼結構,圓形,有效容積為254.3m³。